物理
俗语和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由于大树下没有阳光直接照射,且树叶的蒸腾要吸热,所以比较凉爽.“下雪不冷化雪冷”是由于化雪是
熔化
熔化
现象要
吸
吸
热.
夏天,用湿毛巾包裹牛奶瓶,可以降低牛奶的温度,是因为
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吃冰棒比喝凉水解热是因为
冰棒熔化吸热
冰棒熔化吸热
.
如图所示,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水,放置在盛水的烧杯B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B,问烧杯中的水
会
会
沸腾(“会”或“不会”);试管A中的水
不会
不会
沸腾(“会”或“不会”).若将A、B中的水都换成冰,则
试管A、烧杯B
试管A、烧杯B
中的冰会熔化;如果都熔化,则
烧杯B
烧杯B
中的冰先熔化.
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中是吸热还是放热的?
(1)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水:
放
放
热. (2)夏天湿衣服晾干:
吸
吸
热.
(3)春天,河面上的冰解冻:
吸
吸
热. (4)吃冰棒解热:
吸
吸
热.
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食物,
冰
冰
的效果好一些,这是因为
0℃的冰熔化为0℃的水还要吸收热量
0℃的冰熔化为0℃的水还要吸收热量
.
冰箱是根据物质汽化时
吸
吸
热,液化时
放
放
热的原理制成的.
冰变成水是物态变化中的
熔化
熔化
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
吸收
吸收
热量.
平时我们生病需要打针时,医生往往在我们所在部位涂些酒精,我们可以看到过一会儿涂的酒精居然不见了,实质上是酒精发生了
汽化
汽化
现象;同时我们能感到所涂部位
凉
凉
,说明酒精在变化时需要
吸
吸
热.
物质从
固
固
态变为
液
液
态的过程叫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要
吸收
吸收
热量.如:雪
熔化
熔化
成雪水需从空气中
吸收
吸收
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
写出物态变化的形式: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熔化
熔化
.
第一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2019
32021
32024
32026
32028
32030
32032
32034
32036
3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