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为CD的中点,连接EA、EB. 求证:∠EAB=∠EBA.
已知在△ABC中,AB=AC=6,且△ABC的面积是12.
(1)①在图1中,求BD的长.②在图2中,P是BC的中点,求PM+PN.
(2)图3中,对于BC边上任意一点P,请对点P到两腰距离和(PM+PN)与腰上高(CQ)的大小关系提出猜想,并加以证明.
(3)如图4,在矩形ABCD中,P是CD边任意一点,AD=3,CD=4,请直接写出P到BD、AC的距离和PM+PN.
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3cm,BC=6cm,某一时刻,动点M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D沿DA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经过多少时间,△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
1
9
?
如图1,矩形OABC中,AB=8,OA=4,把矩形OABC对折,使点B与点O重合,点C移到点F位置,折痕为DE.
(1)求OD的长;
(2)连接BE,四边形OEB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3)以O点为坐标原点,OC、OA 所在的直线分
别为x轴、y轴(如图2),求直线EF的函数表达式.
如图,矩形ABCD的边AB在x轴正半轴上且A(1,0),B(4,0),C(4,2),反比例函数
y=
k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恰好过点C.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将矩形ABCD分别沿直线CD、BC翻折,得到矩形EFCD、矩形GHBC、线段EF、GH分别交函数
y=
k
x
图象于K、J两点.①求直线KJ的解析式;②若点N是x轴上一动点,直接写出当|NK-NJ|值最大时N点坐标;
(3)点M在x轴上,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M、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矩形A′BC′O′是矩形ABCO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的.其中点O',C在x轴负半轴上,线段OA在y轴正半轴上,B点的坐标为(-1,3).
(1)如果二次函数y=ax
2
+bx+c(a≠0)的图象经过O、O′两点且图象顶点M的纵坐标为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边O′A′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3)在(1)中求出的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
S
△P
O
′
M
=3
S
△C
O
′
D
,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矩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O为对角线AC、BD的交点,且∠CAE=15°
(1)求证:△AOB为等边三角形;
(2)求∠BOE度数.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CE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F点.连接DF.
(1)求证:四边形ACDF是平行四边形.
(2)若ACDF是矩形,试探求∠1与∠2之间的关系.
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作BE∥AC,CE∥BD,BE、CE交于点E.
(1)四边形OBEC是菱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2)若BC=8,AB=6,求四边形OBEC的周长和面积.
小宇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条交叉如图①,发现重叠部分可能是一个菱形.
(1)请你帮助小宇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小宇又发现:如图②时,菱形ABCD的周长最小,等于
8
8
;
如图③时菱形ABCD的周长最大,求此时菱形ABCD的周长.
第一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15673
1215676
1215678
1215681
1215683
1215687
1215689
1215691
1215693
121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