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水的沸点/℃
98.2
98.8
98.5
98.4
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装置安装的正确顺序是( )
a.将温度计穿过纸板孔插入水中;
b.烧杯上盖上中心有孔的纸板;
c.将水倒在烧杯里;
d.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e.将石棉网放在铁架台上.
(2013·乌鲁木齐)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试验不能选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沸点
小于
小于
(大于、小于)100℃.
(2)将烧杯中质量为0.5kg、初温为78℃的热水加热至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98
98
℃.该过程烧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至少是
4.2×10
4
4.2×10
4
J.(C
水
=4.2×10
3
J/(kg·℃))
(2013·山西)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中所示,为
98
98
℃.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中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
水量大
水量大
.(一条即可).
(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合理即可).
(2013·宁德)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某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一时间图象.
(1)甲、乙两图中能正确反映水沸腾时现象的是图
乙
乙
.
(2)从图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98
98
℃.此时当地的大气压比l个标准大气压
低
低
(选填“高”、“低”或“相等”).
(2013·吉林)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温度计
温度计
.如图是甲、乙两组同学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保持不变
.为合理缩短实验时间,
乙
乙
组应适当减少水的质量.
(2013·阜新)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B
B
(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98
℃.水沸腾时需要
吸
吸
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液化
液化
.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质量较大的是
b
b
(选填“a”或“b”)
(2013·本溪)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明发现邻组实验的水首先沸腾了,他猜想原因可能是:邻组同学的水
质量较少
质量较少
或
水的初温较高
水的初温较高
.过了一会儿,小明组的水也沸腾了,他测出了水的沸点(如图所示)是
98
98
℃,小丽问他:“水的沸点不是100℃吗?”小明说:“那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
在1标准大气压下
在1标准大气压下
.在整理器材时,小明用毛巾垫在手上把烧杯取下并倒掉热水,这是发现毛巾也变热,这是通过
热传递
热传递
方式使毛巾变热的.
(2012·宿迁)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
升高
升高
.
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
②
②
(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
水蒸气液化放热
水蒸气液化放热
.
(2010·丹东)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温度计
温度计
和
秒表
秒表
.如图是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况,其中
甲
甲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第一页
上一页
155
156
157
158
15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0750
30752
30754
30756
30757
30759
30761
30763
30765
3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