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3·朝阳)有一则科学笑话,说的是清朝末年,洋人请清廷官员吃冰棍,官员见冰棍冒着“白气”,以为是热腾腾的食品,大吃一口,吞吐两难.官员请洋人吃炖鸡蛋,表面平淡无奇,其温度接近100℃,洋人大吃一口,烫的满嘴是泡!
冰棍冒“白气”的原因是:
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
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
.炖鸡蛋的表面有一层猪油(猪油的沸点约为260℃),说明猪油在这里的作用是
阻碍了水的蒸发
阻碍了水的蒸发
.
(2012·梧州)厨房中有很多物理知识.某天妈妈在厨房炖鸡汤,小华还没进门就闻到了鸡汤的香味,这种现象表明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小华打开炖鸡汤的锅盖,锅上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液化
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2011·张家界)暑假小波参加学校举办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一些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如要在山上获取饮用水,方法之一是清晨在树上收集.叶片上的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
水蒸气
水蒸气
遇冷经过
液化
液化
而形成的.
(2011·威海)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
试管壁有小水珠(液化)
试管壁有小水珠(液化)
,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
放出
放出
热量.
(2011·河南)清晨荷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
液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分子的
扩散
扩散
现象.
(2011·鞍山)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
汽化
汽化
,又容易
液化
液化
的物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
放热
放热
(“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
吸热
吸热
(“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2010·曲靖)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中,水蒸气变为雨水要
放出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早晨大雾弥漫,是
液化
液化
现象;液体的温度越
高
高
(填“高”或“低”),蒸发加快.
(2010·阜新)秋天的早晨,有时会看到大雾,这是由于夜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液化
形成的,接近中午时,大雾又不见了,这是
汽化(或蒸发)
汽化(或蒸发)
现象.
(2009·厦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气体打火机,涉及一些热学知识,如将可燃气体加压
液化
液化
后装入机内;点火时,可燃液体喷出后压强减小,迅速
汽化
汽化
成气体.(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009·临沂)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液化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汽化(蒸发)
汽化(蒸发)
的缘故.
第一页
上一页
135
136
137
138
13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0352
30354
30355
30357
30359
30361
30363
30365
30367
3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