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据说,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大臣义律为了戏弄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一次宴请中,义律递给林则徐一杯冰淇淋,林则徐接过冰淇淋后看到冰淇淋周围冒着“白气”,认为很烫,于是用嘴吹吹冰淇淋以防烫着嘴巴.这时,义律嘲笑着说:“中国人真有意思,连吃冰淇淋都怕烫.”笠日,林则徐回请义律,烧了一道“水煮鱼片”的菜送到他面前,由于菜汤上漂了厚厚的一层油,香喷喷的,义律顺手就用勺子舀了一大勺汤,立刻喝下,没想到这不冒热气的汤烫得他摇着头大叫起来.看到此情景,林则徐说:“英国人真会开玩笑,连喝汤都摇着头.”请解释故事中的两个现象:
(1)为什么冰淇淋周围冒着“白气”?
(2)不冒热气的“水煮鱼片”汤为什么非常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 (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例不当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如上图打开水箱盖时,上方冒出的“白气”,这是
液化
液化
现象;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D
D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B
B
;
A.30% B.40% C.60% D.90%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升高
升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
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
.
生活中戴近视眼镜的同学掀开滚烫火锅盖时,他闻到了香味,视线却有点模糊.请你对上述生活现象加以解释.
夏天开空调,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这“水雾”在玻璃的
外
外
侧,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房间内,“水雾”在玻璃的
内
内
侧(填“内、外”).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听到铃声逐渐
减弱
减弱
,这说明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瞬间,看到发射台下部的大水池上方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
水蒸气液化
水蒸气液化
形成的;翟志刚进行舱外行走时无法和刘伯明直接进行语言交流,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
冬天的早晨有时会出现大雾,而到中午时大雾又会消失,试说明大雾产生和消失的原因.
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 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如图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
(1)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液化
液化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小水珠
小水珠
,过一会儿手会感到玻璃片变热;
(2)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
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
.
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
里面
里面
(填“里面”或“外面”)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雾气的产生的原因是
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
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
;消除的原因是
小水滴汽化形成水蒸气
小水滴汽化形成水蒸气
.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片分别为a、b,过一会儿
D
D
侧有水珠.(填选项)
A.a、b两块玻璃外 B.a、b两块玻璃内
C.a玻璃内b玻璃外 D.a玻璃外b玻璃内.
第一页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9667
29670
29672
29675
29676
29679
29681
29683
29685
29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