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05·河南)如图1,Rt△ABC中,∠C=90°,AC=12,BC=5,点M在边AB上,且AM=6.
(1)动点D在边AC上运动,且与点A,C均不重合,设CD=x.
①设△ABC与△ADM的面积之比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②当x取何值时,△ADM是等腰三角形?写出你的理由.
(2)如图2,以图1中的为一组邻边的矩形中,动点在矩形边上运动一周,能使是M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共有多少个?(直接写结果,不要求说明理由)
(2005·佛山)“三等分角”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的问题,但仅用尺规不可能“三等分角”.下面是数学家帕普斯借助函数给出的一种“三等分锐角”的方法(如图):将给定的锐角∠AOB置于直角坐标系中,边OB在x轴上、边OA与函数y=
1
x
的图象交于点P,以P为圆心、以2OP为半径作弧交图象于点R.分别过点P和R作x轴和y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M,连接OM得到∠MOB,则∠MOB=
1
3
∠AOB.要明白帕普斯的方法,请研究以下问题:
(1)设P(a,
1
a
)、R(b,
1
b
),求直线OM对应的函数表达式(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分别过点P和R作y轴和x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Q.请说明Q点在直线OM上,并据此证明
∠MOB=
1
3
∠AOB;
(3)应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结论,你如何三等分一个钝角(用文字简要说明).
(2005·常州)有一个Rt△ABC,∠A=90°,∠B=60°,AB=1,将它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使斜边BC在x轴上,直角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
3
x
的图象上,求点C的坐标.
(2004·扬州)如图,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经过点A(-
3
,m),过A作AB⊥x轴于点B,△AOB的面积为
3
.
(1)求k和m的值;
(2)若过A点的直线y=ax+b与x轴交于C点,且∠ACO=30°,求此直线的解析式.
(2004·乌鲁木齐)如图所示,点P经过点B(0,-2),C(4,0)所在的直线上,且纵坐标为-1,点Q在函数
y=
3
x
图象上,若PQ平行于y轴,求出点Q的坐标.
(2003·荆州)直线
y=
1
2
x+2
分别交x轴、y轴于A、C,点P是该直线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一个交点,PB⊥x轴于B,且S
△ABP
=9.
(1)求点P的坐标;
(2)设点R与点P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点R在直线PB的右侧,作RT⊥x轴于T,当BR∥AP时,求点R的坐标.
(2003·海南)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
y=
12
x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4的图象相交于P、Q两点,并且P点的纵坐标是6.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POQ的面积.
(2003·滨州)设(a,b)是一次函数y=(k-2)x+m与反比例函数
y=
n
x
的图象的交点,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
+2(k-3)x+(k-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k为非负整数,m、n为常数.
(1)求k的值;
(2)求这个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002·苏州)已知反比例函数
y=-
3m
x
和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都经过点P(m,-3m).
(1)求点P的坐标和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M(a,y
1
)和点N(a+1,y
2
)都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试通过计算或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说明y
1
大于y
2
.
如图,直线y=3x-3交x轴于B,交y轴于C,以OC为边作正方形OCEF,E F交双曲线
y=
k
x
于点M.且FM=OB.
(1)求k的值.
(2)请你连OM、OG、GM,并求S
△OGM
.
(3)点P是双曲线上一点,点N为x轴上一点,请探究:是否存在点P、N,使以B、C、P、N为顶点组成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77573
1077576
1077579
1077581
1077583
1077585
1077589
1077591
1077594
1077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