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1,在Rt△ABC中,∠ACB=90°,∠B=30°,D为AB边上任意一点,DE⊥AC,交AC于E,设DE为x,△ADC的面积为S,S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
(1)请写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定义域;
(2)当D移动到AB中点时,求DC的长?
如图,已知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另一直线y=kx+b经过B和点C,将△AOB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求k和b的值.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0为坐标原点,经过点A(2,6)的直线交x轴负半轴于点B,交y轴于点C,OB=OC,直线AD交x轴正半轴于点D,若△ABD的面积为27.
(1)求直线AD的解析式;
(2)横坐标为m的点P在AB上(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AD于点E,设PE的长为y,求y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相应的m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P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b)(b>0). P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作PC⊥x轴,垂足为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点 P'不在y轴上),连接P P',P'A,P'C.设点P的横坐标为a.
(1)当b=3时,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在(1)的条件下,若点P'的坐标是(-1,m),求m的值;
(3)若点P在第一象限,是否存在a,使△P'C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以O为端点的射线OA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
3
4
x(x≥0),射线OA上有一点M(8,y),另一点P从O点出发沿射线OA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AOx=α.
(1)求y以及sinα、cosα的值;
(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的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定点A(1,0)和B(0,1).
(1)如图1,若动点C在x轴上运动,则使△ABC为等腰三角形的点C有几个?
(2)如图2,直线l是过原点O的一条动直线,过A、B向直线l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N,试判断线段AM、BN、M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当动直线l运动到如图3的位置时,过A、B向动直线l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N,试判断线段AM、BN、MN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
如图,已知点A、B分别在x轴、y轴上,AB=12,∠OAB=30°,经过A、B的直线l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下作匀速平移运动,与此同时,点P从点B出发,在直线l上以每秒1个
单位的速度沿直线l向右下方向作匀速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
(1)直接写出A、B点坐标是A点
(6
3
,0)
(6
3
,0)
,B点
(0,6)
(0,6)
;
(2)用含t的代数式求出表示点P的坐标;
(3)过O作OC⊥l于C,过C作CD⊥x轴于D,问:t为何值时,以P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直线OC相切?并写出此时⊙P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
如图:已知直线y=-3x+3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以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ABDC,过点C作CE⊥x轴,E为垂足.
(1)求点A、B的坐标;
(2)求线段AE的长.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在y轴正半轴上,点B的横、纵坐标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
2
+5x-24=0的两个实数根,点D是AB的中点.
(1)求点B坐标;
(2)求直线OD的函数表达式;
(3)点P是直线OD上的一个动点,当以P、A、D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
如图,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与与坐标轴相交于A、B两点,点P(x,y)是线段AB(不含端点)
上一动点,设△AOP的面积为S.
(1)求点B的坐标;
(2)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S=
1
2
时,试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PQ+BQ最小?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23699
1023701
1023704
1023706
1023708
1023710
1023712
1023714
1023716
102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