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如图所示,体温计示数是
37.7
37.7
℃.
我校为预防甲流做了大量工作,每班分发体温计,体温计是根据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图为一学生的体温,其温度是
37.8
37.8
℃.
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在使用体温计时候没有甩就给病人测量体温,体温计当时的示数是37.5℃,如果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8℃和36.8℃,则体温计显示的温度分别是
38℃
38℃
和
38℃
38℃
.
说出图中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表的两个不同点:
(1)
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常用温度计没有
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常用温度计没有
;
(2)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
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B、C、D(见图a)方向观察读数.其中沿
B
B
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
放大镜的原理
放大镜的原理
,图b是某同学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他的体温是
36.4
36.4
℃.
一天早上,小明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了几下,正准备测自己的体温,此时正好有同学急促地喊他:“要迟到了,快点上学去!”小明立即把体温计放在朝向北方的窗台上,背上书包就上学去了.晚上回家发现体温计原封不动地放在那儿,他拿起体温计看了示数,如图所示,此示数为
36.5
36.5
℃,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
=
=
(选填“>”、“<”或“=”)这个示数,其理由是
水银柱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
水银柱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
.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液体热胀冷缩
的原理制成的,体温表的量程是
35℃~42℃
35℃~42℃
,分度值是
0.1℃
0.1℃
.
观察下图完成下列填空:
(1)名称:甲
体温计
体温计
,乙
寒暑表
寒暑表
,丙
实验室用温度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
;
(2)用途:甲
测体温
测体温
,乙
测气温
测气温
,丙
实验室用测液体温度
实验室用测液体温度
;
(3)所用液体:甲
水银
水银
,乙
酒精(或煤油)
酒精(或煤油)
,丙
煤油
煤油
;
(4)刻度范围:甲
35℃~42℃
35℃~42℃
,乙
-30℃~50℃
-30℃~50℃
,丙
-20℃~80℃
-20℃~80℃
;
(5)最小刻度值:甲
0.1℃
0.1℃
,乙
1℃
1℃
,丙
1℃
1℃
.
体温计的直玻璃管和玻璃泡之间有一
缩口
缩口
,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温度的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温度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
体积缩小
体积缩小
,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中的水银
不能
不能
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温度计把水银
向下甩几下
向下甩几下
.
一位粗心的护士将两支示数为39℃的体温计简单消毒后就交给患者和家属,要求她们分别测自己的体温.患者此刻正在发高烧,实际体温为40.5℃,而其家属体温正常,则这两支温度计最后显示的温度分别是
40.5℃
40.5℃
、
39℃
39℃
.
第一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6803
26805
26807
26809
26811
26813
26815
26817
26819
26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