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小宇同学的爸爸有个习惯,坐着思考问题的时候,总会踮着脚,晃着腿.小宇坐在爸爸的身边写作业,总有种听到爸爸晃腿声音的感觉.仔细听,又听不到,很烦躁.对此现象,你的解释是
产生了次声波
产生了次声波
.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低
低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
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
.
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超声波
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
次声波
次声波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强大的
次声波
次声波
(超声波、次声波)对人体、机器、建筑物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地震发生后逃生时如果来不及撤离建筑物的话,已经被埋在砖石下面了,那要注意定时敲打旁边的墙壁或者水管,把消息传出去以引起营救人员注意,这是声音通过
固体
固体
传播的.
地震、台风、核爆炸等都能产生频率低于
20Hz
20Hz
的次声波.由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的传递速度和台风中心的移动速度都小于次声波的波速,所以根据接收到得次声波能预报破坏性很大的海啸、台风.
超声波的主要应用有
测距离、速度
测距离、速度
、
碎石
碎石
、
做B超
做B超
,次声波的主要应用是
预报地震、海啸
预报地震、海啸
.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
响度
响度
越大.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
超声波
超声波
.
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
6
6
Hz,人耳
不能
不能
(能/不能)听到该声音.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 20000 Hz.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
超声波
超声波
,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
次声波
次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如图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
猫
猫
,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
海豚
海豚
,频率是140000Hz的超声波可以引起
海豚
海豚
的听觉反应.
第一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6358
26360
26362
26364
26366
26368
26370
26372
26374
2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