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眼睛能看清的最远的地方叫做
远
远
点,最近的地方叫做
近
近
点,眼睛的明视距离是
25
25
厘米.
眼球的晶状体是通过
睫状体
睫状体
来改变的,人的眼睛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
薄
薄
;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会
厚
厚
.
眼睛中的
晶状体
晶状体
和
角膜
角膜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眼球后部的
视网膜
视网膜
上,形成物体的像,成像原理类似于
照相机
照相机
,物体在眼睛中所成的像为
倒立
倒立
、
缩小
缩小
、的
实
实
像.
请解释视力正常的眼睛如何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
为什么在运动的车厢中看书会损害眼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是我们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请你回答:
(1)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若睫状体这种功能消退,会带来什么后果?
(2)当光线比较强烈时或光线比较暗时,瞳孔分别会怎样调节?
(3)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什么元件?
(4)请你写出一条保护眼睛的措施.
一个眼睛正常的人,如果带老花镜看物体,情况会如何?
如图所示,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为晶状体混浊,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手术几乎是治疗白内障使患者脱盲的唯一有效方法.过去,白内障要等完全成熟了才可以手术,方法是把晶体内的混浊物连同囊袋一起取出,术后要配戴
凸透镜
凸透镜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视力.现在,我们选用一种显微手术方式,在显微镜下把晶体内的混浊物取出,保留囊袋,植入人工晶体.但人工晶体具有不可调节的焦距,对于常从事近距工作者,术后在选择人工晶体时主要满足患者的近距离视力,若想看远处更清楚,则需配戴低度数的
凹透镜
凹透镜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011·宜昌)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2011·温州)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
第一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55171
155173
155175
155177
155179
155181
155183
155185
155187
15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