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小明发现烛焰的实像没有呈在光屏中央,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未在同一高度处
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未在同一高度处
;如果需要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上
上
调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
正立
正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
虚
虚
像(选填“实”或“虚”).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
光心
光心
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如图所示(F、F
/
为焦点,P、P
/
为2倍焦距处),是某次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图中所成的像应是
倒
倒
立、
缩小
缩小
的
实
实
像.生活中
照相机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是这一成像规律的重要应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必须先
调整烛焰、透镜、光屏
调整烛焰、透镜、光屏
;然后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
烛焰的中心
烛焰的中心
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细心的小兵发现:烛焰在凸透镜前移动时,烛焰经过凸透镜的
二倍焦距
二倍焦距
时,光屏上的像在“缩小”与“放大”之间变化;烛焰经过凸透镜的
焦点
焦点
时,光屏上的像在“有”与“没有”之间切换.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次实验时,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则图中C位置上放置的是
蜡烛
蜡烛
.
(2)由于蜡烛的燃烧,使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果只调节蜡烛,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应将蜡烛向
上
上
调节.
(3)某同学在透明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画像,如图乙所示.他把玻璃板有画像的这一面面向凸透镜,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画像照射,如图丙所示.移动光屏找到像,此时画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
A
A
A.
B.
C.
D.
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实验中固定了透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原因是
蜡烛火焰中心、光屏中心与透镜中心不等高
蜡烛火焰中心、光屏中心与透镜中心不等高
.找到原因后在光屏上得到了像,如果蜡烛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则光屏上的像将向
上
上
(选填“上”或“下”)移动.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①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大于40cm
大于40cm
的地方.
②想透过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小于20cm
小于20cm
的地方.
③如果把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的地方移到离凸透镜25cm的地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变大
变大
,像的大小
变大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一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
实像和虚
实像和虚
像的分界点;成放大或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处是
二倍焦距
二倍焦距
.
小红在用蜡烛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在光屏上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像,则应该把蜡烛
靠近(或远离)
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的同时也把光屏
远离(或靠近)
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如果无论怎样调节蜡烛与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则很可能是她改变了
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的高度
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的高度
.
第一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52404
152406
152408
152410
152412
152414
152416
152418
152420
15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