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如图甲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放大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5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
次数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
(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1
15
7.5
缩小
倒
2
10
10
等大
倒
3
7
17.5
放大
倒
4
4
/
放大
正
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所成的像都是
实像
实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
小
小
.
②在第4次实验中,从
光屏
光屏
一侧通过凸透镜看到在蜡烛一侧放大的像,这个像是
虚像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③如图乙所示,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和蜡烛,光屏上始终没有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除了第4次实验的原因以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可能是
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
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
(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l
30
15
缩小
倒
2
20
20
等大
倒
3
14
35
放大
倒
4
10
/
不成像
/
5
8
/
放大
正
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
②在第5次实验中,从
光屏
光屏
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
蜡烛
蜡烛
一侧放大的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如图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处时,沿直线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承接不到像,原因可能是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
(2)重新调整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到75cm处时,移动蜡烛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放大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
倒
倒
(选填“正”或“倒”)立的实像.
(3)当把蜡烛移到10cm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
缩小
缩小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情况一致的是
照相机
照相机
.
(4)小明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D
D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
在同一高度上
在同一高度上
,再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沿直线移动光屏,便可得到
倒立、缩小
倒立、缩小
的明亮、清晰的烛焰像.
(2009·顺义区二模)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10
10
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上
上
(填“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
放大
放大
清晰的实像,
幻灯机
幻灯机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008·北塘区一模)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10
cm;(2)调整完成后,将烛焰放在距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缩小
缩小
的实像,
照相机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请写出两个)
(1)
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2)
物体位于1倍焦距或焦距之内
物体位于1倍焦距或焦距之内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
同一条直线
同一条直线
上,点燃蜡烛,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
高度
高度
,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焦距
焦距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
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
上.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缩小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照相机
照相机
.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上
上
移动.
(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靠近
靠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
11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投影仪(或幻灯机)
投影仪(或幻灯机)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靠近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
向上
向上
移动(选填“向上”、“向下”或“不”).
(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
C
C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第一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52197
152199
152200
152202
152204
152206
152208
152210
152212
15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