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试验中,如图所示,
(1)在实验时,对两支蜡烛要求是:
大小完全相同
大小完全相同
.
(2)应选
透明
透明
的玻璃来做实验(选填“透明”或“不透明”),因为:
透明玻璃既可以成像又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玻璃后面的蜡烛
透明玻璃既可以成像又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玻璃后面的蜡烛
.
(3)实验时应点燃
前
前
面的一支蜡烛(选填“前”或“后”),并记录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结论是: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
物体AB长1.5m,距离平面镜CD为2m远,如图所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长为
1.5
1.5
m,像与物体AB的距离为
4
4
m,当物体AB靠近平面镜0.5m,则像与物的距离为
3
3
m,物体AB在镜中的像长会
等于
等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m.
小明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前2m处,所成的像离镜面
2
2
m,像到人的距离是
4
4
m,当小明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2·杨浦区二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把一块
玻璃板
玻璃板
作为平面镜,如图所示,在玻璃板中看到A的像了,为了确定像的位置,拿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
从板前不同位置看去蜡烛B好像点燃似的
从板前不同位置看去蜡烛B好像点燃似的
.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研究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此时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放大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的范围是
15cm<f<17.5cm
15cm<f<17.5cm
,若把蜡烛移到20厘米处,则成像情况是
正立放大的虚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
(2012·芗城区模拟)用右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
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
(填“梳妆用小方镜”或“平板玻璃”)来做,蜡烛A、C的大小应该要
相同
相同
.
(2)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像是
虚
虚
(填“实”或“虚”)像.
(3)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
说出理由:
不能,蜡烛所成的像不在水平桌面上
不能,蜡烛所成的像不在水平桌面上
.
(2012·潍坊二模)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确定像的位置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用直线把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可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不合理
不合理
,理由是:
一组数据太少,存在偶然性
一组数据太少,存在偶然性
.
(2012·同安区二模)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较黑暗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确定像的位置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关系
大小关系
.
(4)点燃蜡烛后,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不合理
不合理
.理由是:
只有一组数据总结实验结论不科学,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只有一组数据总结实验结论不科学,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
(2012·顺义区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将蜡烛A点燃,透过厚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像,如图所示.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玻璃板的两个面各成一个像
玻璃板的两个面各成一个像
;用另一个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蜡烛B与离玻璃板
近
近
(填“近”或“远”)的像重合.
(2)要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还应进行的操作是:保持
玻璃板
玻璃板
的位置不变,改变
蜡烛A
蜡烛A
的位置,再做几次实验.
(2012·石景山区二模)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放置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实验时,在玻璃板前面的直尺上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后面的直尺上放一支没有点燃的与蜡烛A大小相等的蜡烛B,这是为了比较
像和物
像和物
的大小关系,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止.多次实验并进一步观察两支蜡烛A、B在直尺上的位置会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相等
.
(2012·沙县质检)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大小要与A完全相同,其作用是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
(2)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无关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第一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3827
143829
143831
143833
143834
143836
143838
143840
143842
14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