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身高1.6m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是
正
正
立的虚像,像高
1.6
1.6
m,这时运动员和他的像的距离是
6
6
m.
如图“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大小相同,这是为了探究
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A
A
(填“A”或“B”)这一侧观察.
平面镜前1米处站着一个儿童,身高1.5米,则他与自己在镜中的像的距离是
2
2
米,像的高度为
1.5
1.5
米.
有一人以0.5m/s的速度走近直立的平面镜,像向
平面镜
平面镜
方向移动,像移动的速度是
0.5m/s
0.5m/s
.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出像的位置
确定出像的位置
.
(2)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大小相等
大小相等
,是为了
比较物像大小的关系
比较物像大小的关系
.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A
A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假如,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蜡烛和桌面不垂直
蜡烛和桌面不垂直
.
如图所示,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大纸,利用一块玻璃板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确定像的位置
;
(2)将蜡烛b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b的像将逐渐向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
不变
不变
(变大/变小/不变);这时小明在玻璃板前固定位置看到蜡烛b的像感觉
变大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
小华站在平面镜前8米远,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镜面的方向向镜面走去,他看到自己的像的大小将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他若以1米/秒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岸行走时,他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他本人的速度是
0
0
米/秒.
身高1.63m的一位同学,在1.55m高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高是
1.63
1.63
m,当他与平面镜的距离是2m时,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2
2
m,如他以1m/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时,则像相对于他以
2
2
m/s的速度离开他.他的像将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一个身高为1.8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2m,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1.8
1.8
m,当他以1.5m/s的速度远离镜面时,3s后人与像的距离应为
13
13
m,像的大小将
不变
不变
(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简易潜望镜是用两块与观察方向成45°角的平面镜制成的,通过潜望镜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
正
正
立的
虚
虚
像.
第一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3790
143792
143794
143796
143798
143800
143802
143804
143806
14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