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凝华
凝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内
内
表面(选填“内”或“外”);冬天寒冷的天气院子里堆得雪人会越来越小,这是因为发生了
升华
升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物理之美,无处不在.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通过读这首诗,联系我们学过的一些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请完成以下空格:(1)文中“乌啼”是指乌鸦的发声器官
振动
振动
时产生啼声,靠
空气
空气
传播到四方;(2)“霜满天”说明发生了
凝华
凝华
现象.
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和雪的形成分别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凝固
凝固
和
凝华
凝华
.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酒精灯及其火焰
酒精灯及其火焰
(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高度固定的.
(2)实验中观察到锥形瓶壁和在碘粒上方悬挂的棉线上有固态的碘,这是因为实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升华
升华
和
凝华
凝华
.
在2008年末至2009年初的一段时间内,全国各地都经受了干旱的考验.许多地方为缓解旱情实行了人工降雨,在人工降雨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云层中,干冰迅速
升华
升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气态,同时从云层中
吸
吸
热(选填“吸”或“放”),而云层中的水蒸气
凝华
凝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晶,然后逐渐增大直至下落,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又
熔化
熔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雨滴,以起到缓解旱情的目的.
如图是研究碘的物态变化的实验装置.当碘吸收热量后,直接
升华
升华
成碘蒸气;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
凝华
凝华
成固态的碘(填物态变化名称)
2008年2月3日上午,安徽省枞阳县出现了南方地区罕见的自然美景--雾淞.它属于
凝华
凝华
现象;2008年南方雪灾中电线上的冰柱,它属于
凝固
凝固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
水蒸气
水蒸气
经过
凝华
凝华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将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相应的现象后面.冬天,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消失:
升华
升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结成针状的霜:
凝华
凝华
.夏天冰棒冒“白气”:
液化
液化
.湿衣服晾干:
汽化
汽化
.将熔化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
凝固
凝固
.高温病人用冰袋降温:
熔化
熔化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文中的句子
反应物质的物态变化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
液化
凝重的霜
凝华
凝华
缥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多彩多姿.
第一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37056
137057
137059
137060
137062
137064
137066
137068
137070
1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