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小明和父母在河边游玩,他发现水中出现非常奇特的情境,水面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游来游去,那么小明看到的鱼是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形成的像,云是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形成的像.
在一个不透明的空杯底部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这是由于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原理,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随着水面的上升,将会看到
硬币的虚像
硬币的虚像
,这是由于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原理.
把一根筷子斜放入装有水的碗中,从水面上看,筷子在水中的部分被水“折”断了.那么,是向上弯折还是向下弯折呢?答:
向上弯折
向上弯折
.
如图所示,我们看到的鱼,实际是鱼的像,这是因为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
晴朗日子,某人从高出海平面6.32米处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平静的海面,则他最远能看到大约
8994
8994
米远的海面(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
6
米).
光通过透镜发生
两
两
次折射.
(2012·青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从水射向空气.在水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
远离
远离
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会看到筷子的虚像在真实筷子的
上
上
方,所以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
(2)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2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吸收了多少热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2007·成都)如图是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示意图.图中是小婷同学画的光的折射光路图.她画得对吗?为什么?
(2006·烟台) 海市蜃楼和海滋同现蓬莱
5月7日在我市蓬莱海域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和海滋奇观.两种幻景同现为历史首次,约有10万市民和游客有幸目睹了这一奇观.由于不明白产生这种奇观的科学原因,古人认为是蜃(蛟龙)所吐之气形成的.实际上,海市蜃楼和海滋都是光学现象,只不过前者是来之万里之外的异地景色,而后者多是本地景色.
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光线穿过不同高度的空气层时,会引起折射现象,但这种折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可是当空气层温度变化发生反常时,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温度的显著变化会引起空气层密度发生显著差异,从而导致与通常不同的折射和全反射,这就会产生海市蜃楼.空气密度差异情况不同,海市蜃楼的形式也不同,最常见的为上现蜃景和下现蜃景.无论哪种蜃景都出现在炎热无风的天气,如果大风刮起,这些景色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海市蜃楼是一种什么光学现象;
(2)文中提到“空气密度差异情况不同,海市蜃楼的形式也不同”.请你选择文中两种形式中的一种来说明空气密度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2004·烟台)图中的漫画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第一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70
1471
1472
1474
1477
1478
1479
1481
1482
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