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小琦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2)把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盒上方,然后逐渐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3)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琦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
小
小
(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琦所得数据可知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的隔音性能
好
好
(填“好”或“坏”).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
强
强
(填“强”或“弱”).
甲在比较长的空自来水管一端敲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在管上听,乙在理论上能听到几声?
小明同学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后知道了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于是他思考: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什么具体的关系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
-1
)
319
325
331
337
343
349
说一说:阅读分析表中的数据,你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什么具体关系吗?
用一用:请你利用表中获得的信息,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出空气温度为15℃时的声速为
340
340
m/s.
(2)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当时飞机飞行速度有限的情况下,是在高温天气还是在低温天气下进行实验更容易成功?为什么?
某人在一根装满水的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后,如果你在钢管很远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响声?为什么?试试看.
(2011·青岛)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008·宁德)发生地震时,小明被困在废墟里,他遇事不惊,通过敲击附近的铁制管道,被救援人员发现而获救,小明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够( )
(2007·天津)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通常人们听到各种声音其传播的介质是( )
古代打仗的士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情况,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第一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5820
125822
125824
125826
125828
125830
125832
125834
125836
12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