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2),B(-1,-2),C(-2,3),将其平移到点A′处,使A与A′(-1,-3)重合,则B、C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分别是
(-3,-7)
(-3,-7)
,
(-4,-2)
(-4,-2)
.
把点P(-1,2)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到达P
1
,则P
1
点的坐标是
(-3,-1)
(-3,-1)
,点P
1
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3,-1)
(3,-1)
.
如图所示,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点B的坐标变为B′,B′为
(4,-3)
(4,-3)
.
如果点A、B的坐标分别为A(-3,1),B(-1,2),把线段AB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沿y轴方向向下平移3个单位,则A、B的坐标分别是A
(-1,-2)
(-1,-2)
,B
(1,-1)
(1,-1)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M(x,y)平移后对应点为N(x+3,y-5),已知A(1,3)、B(2,-1)、C(3,6),则三角形ABC平移后得到三角形MNQ对应点坐标分别是M
(4,-2)
(4,-2)
,N
(5,-6)
(5,-6)
,Q
(6,1)
(6,1)
.平移后三角形MNQ的面积为
5.5
5.5
.
已知点M(-4,2),将坐标系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点M在新坐标系内的坐标为
(-7,-1)
(-7,-1)
.
将P(3,-5)沿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点P′的坐标为
(2,-5)
(2,-5)
;再沿y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P″的坐标为
(2,0)
(2,0)
.
将点A(2,6)先向下平移8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像的坐标是
(5,-2)
(5,-2)
.
将点M(x,y)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为M′(2,-3)则M点坐标为
(4,1)
(4,1)
.
一个图形沿x轴(或平行于x轴的直线)平移m个单位,图形对应顶点
纵
纵
坐标不变;若向
右
右
平移,其
横
横
坐标加m.若向
左
左
平移,其
横
横
坐标减m.
第一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51945
51947
51950
51951
51953
51955
51957
51958
51960
5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