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测一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v=
s
t
v=
s
t
.
(2)实验器材有:斜面、金属片、刻度尺、停表和小车.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小车
小车
.
(3)在实验中,斜面倾斜的角度不要太大,为什么?
(4)为了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在正式测试之前应该先练习几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5)在测试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时.首先测出如图所示的距离,再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t,根据公式算出平均速度.在上述测量过程中,哪一个数据的测试有错误?错在哪?
龟、兔赛跑后,由于兔子轻敌败给了乌龟,回家以后,兔子细细回想失败的原因,它记得,在它跑到全程的1/4处,回头看,乌龟还落在老远慢慢地爬着,于是它打了一个盹儿,等它醒来的时候,发现乌龟离终点只有1/10的路程了,但它又想,它跑的速度是乌龟的6倍,它相信还是能追上的.结果却没有追上,让乌龟得了冠军.请你帮它分析一下,为什么追不上乌龟了?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乘客根据时刻计程表的示数得到下表所列的一组数据:
计程表示数
10km
20km
30km
40km
50km
60km
观察时间
7:10
7:40
8:00
8:20
8:40
9:20
(1)这辆汽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2)求汽车在乘客观察的前30km的平均速度.
用直线把左边物体的运动与右边的运动形式联系起来
(A)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 1 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下落物体的运; 2 变速直线运动
(C)行驶在笔直公路上的汽车,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的指针不变化; 3 曲线运动
在“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
刻度尺
和
秒表
秒表
.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v=
s
t
v=
s
t
.
(2012·荆门)(1)根据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否变化,运动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
变速
变速
运动.一位同学对变速运动产生了兴趣,他查阅资料后知道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开始时刻的速度和结束时刻的速度的平均.
(2)已知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开始时刻的速度为2m/s,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为s=2t+t
2
,则物体在4s内运动的路程为
24
24
m,在第4s末的速度为
10
10
m/s.
(2011·湘西州)小明在全州中学生运动会中,200m的成绩是25s.请问他的平均速度是
8
8
m/s.
(2011·泸州)图甲是2011年4月1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的发射场景.图乙为监控系统先后间隔2s拍摄到的火箭点火后竖直向上作直线运动时所在位置的照片,已知火箭的总长度为52m,在照片上已按一定比例标示出刻度,在这2s内火箭向上运动的路程为
104
104
m,火箭的平均速度为
52
52
m/s.
(2011·恩施州)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min20s,跑后500m路程用的时间为2min.则他跑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稍快
稍快
(选填“稍快”、“稍慢”或“相等”),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5
5
m/s.
(2010·广元)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做的是
加速
加速
运动(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小球从B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0.15
0.15
m/s.
第一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9599
19601
19603
19605
19606
19609
19611
19613
19615
19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