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小明利用杠杆做了两个小实验: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当杆杠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杆杠处于
平衡
平衡
(“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
便于测出力臂大小
便于测出力臂大小
;
(2)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
(3)在图(乙)中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从杠杆上直接读取不是拉力的力臂
从杠杆上直接读取不是拉力的力臂
.
B:“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如图丙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
1
,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
1
、h
2
,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2mg
h
2
F
1
h
1
×100%
2mg
h
2
F
1
h
1
×100%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
2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F
1
,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
小于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他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
2
,则第3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前两次相比
最大
最大
(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0.5
0.5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66.7%
66.7%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克服杠杆与支点O间摩擦及杠杆自重多做的功是额外功
克服杠杆与支点O间摩擦及杠杆自重多做的功是额外功
.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不考虑摩擦.
(1)实验中,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0.5
0.5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
1
为
66.7
66.7
%.
(2)将三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提高时,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2
,则η
2
>
>
η
1
.(</=/>)
(3)将同一物体分别悬挂在A、B两点匀速提高时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
A
和η
B
,则η
A
<
<
η
B
.(</=/>)
小明所在的小组利用杠杆做了两个小实验: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他们把杠杆中点置于支点上,发现杠杆的左端低右端高,他应该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右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静止,这样做的好处是
便于测量力臂
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中(如图1),他们在A点挂3个钩码,在B点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他们就得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你认为他这样就得出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该组同学想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时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按图2进行实验,一种按图3进行实验.你认为按图
3
3
实验方案更好,理由
便于从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
便于从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
(4)实验结束后,该小组的小马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如果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依然成立,”于是采用如图3装置进行探究,他发现当杠杆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受到杠杆
自重
自重
的影响;
B:“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如图4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
1
,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
1
、h
2
,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2mg
h
2
F
1
h
1
×100%
2mg
h
2
F
1
h
1
×100%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
2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F
1
,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
小于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他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
2
,则第3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前两次相比
最大
最大
(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如图所示,挖掘机挖土的速度往往很慢,这是为了( )
拖拉机耕地时一般走得比较慢,这是为了( )
甲、乙两辆功率相等的汽车,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那么( )
小丽同学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18N,则通常情况下,小丽同学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超市进了一批洗衣粉,每箱10kg,搬运工要把它们搬到二楼的柜台上,假设他身体可以提供的功率P与他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要尽可能快地把这批器材搬上去,那么他每次搬运的箱子数应为( )
拖拉机耕田时总比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的速度慢,这是为了( )
第一页
上一页
149
150
151
152
15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483638
483639
483640
483641
483642
483643
483644
483645
483646
48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