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初冬的夜晚下了一场小雪.第二天早晨,李刚同学迎着朝阳上学,发现路上的雪已融化,但是学校足球场上却有一条条白线.课间操时白线全不见了.聪明的李刚同学想了想,明白了组成白线的物质是
雪
雪
,产生这些白线的原因是
大地的温度较高,使降到地面的雪熔化,而形成白色线的下面是运动场的滤水沟,沟上的盖板及土层温度较低,落在上面的雪没有熔化,因而形成一条条白线
大地的温度较高,使降到地面的雪熔化,而形成白色线的下面是运动场的滤水沟,沟上的盖板及土层温度较低,落在上面的雪没有熔化,因而形成一条条白线
.
利用等质量的0℃的冰冷却食品通常比0℃的水效果好的原因是
0℃冰熔化时还要吸热,直到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可能继续上升.这样就比等质量0℃水所吸收的热量更多
0℃冰熔化时还要吸热,直到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可能继续上升.这样就比等质量0℃水所吸收的热量更多
.
在第21届冬奥会比赛中王濛夺得短道速滑女子冠军,她成为冬奥会上的新晋三冠王.
(1)王濛在冰场上曲线滑行时(如图),冰场上的部分冰会
熔化
熔化
(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中冰的内能
增加
增加
.
(2)如果王濛的质量是60千克(包括鞋).她站在冰面上时,与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l5厘米
2
,她对冰面的压强是
4×10
5
4×10
5
帕.
(3)王濛在冰面上滑行时,冰刀所经过的地方会出现水痕,从冰刀的设计与普通鞋不同,你猜想冰的熔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
降低
降低
(填升高或降低).
如图为我国今年春节前南方雪灾中的一个场景.
(1)汽车在急刹车时,总是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这是由于汽车具有
惯性
惯性
;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间的
摩擦力
摩擦力
会变小,所以汽车在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长.
(2)化雪的时候,人们会感觉很冷,这是因为雪熔化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
吸
吸
(选填“放”或“吸”)热的缘故.
如图,是我国选手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的一个场景.冰壶离开运动员王冰玉的手后能继续在冰面上滑行时因为冰壶具有
惯性
惯性
.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使表面的冰
熔化
熔化
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
摩擦
摩擦
,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2008年1月,我国南方经历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如图为解放军在抗灾救灾中的两个场景:解放军在向结冰的路面上撒黄沙是为了
增大摩擦
增大摩擦
,防止汽车打滑;解放军没有水喝,就吃雪团,雪团在嘴里遇热会
熔化
熔化
成水.
晶体熔化过程和液体沸腾过程温度都
不变
不变
,但要
吸
吸
热.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100℃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
冰
冰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52
52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吸收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指出下列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吸热后首先发生的物态变化:
(1)0℃的水
汽化
汽化
;(2)100℃的水
汽化
汽化
;(3)0℃的冰
熔化
熔化
.
如图是张岩和刘芳在科技活动中设计的提纯酒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纯的原理是什么?答
根据不同的液体的沸点不同
根据不同的液体的沸点不同
.
为什么要用水浴法加热?答
减少水的汽化
减少水的汽化
.
此实验中涉及哪些物态变化?答
汽化、液化
汽化、液化
.
第一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436688
436689
436690
436691
436692
436693
436694
436695
436696
43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