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自然界中水有三种状态,它们之间
能
能
相互转化.(填“能”或“不能”)
如图,自然界的水循环,经历天空、地表、地下三种环境,地表、地下水以固态和
液
液
态存在,天空水以固态、
液
液
态和
气
气
态存在.
华北大地四季分明,初春阳光普照,冰雪融化,我们仍感到“春寒料峭,咋暖还寒”冬季大地封冻,雪花飞舞,人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雪不冷,化雪冷”等谚语.请你回答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的是经过多日的寒冷才会结成厚厚的冰,结冰是
凝固
凝固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
放
放
热.
(2)初春“乍暖还寒”的原因是
冰熔化吸热,使外界温度降低
冰熔化吸热,使外界温度降低
(3)“下雪不冷”是因为雪的形成是
凝华
凝华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
放
放
热,“化雪冷”则是因为化雪是
熔化
熔化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
吸
吸
热.
在如图的三个圆圈.中填出物质的相应状态(固/液/气).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在下面“水循环示意图中”,①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汽化
汽化
.②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液化
液化
和凝华,同时伴随着
放
放
热现象.
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量最多的是
海洋
海洋
水,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写出图中②代表环节的名称.
液化
液化
.
如图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按照图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B
B
(A/B)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A
A
(A/B)的位置.
(2)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液态的水
汽化
汽化
(填物态变化)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
(3)往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烧瓶喷出的水蒸气
液化
液化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金属盘的温度
升高
升高
(升高/不变/降低).
(4)短时间内要在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在金属盘上放一些冰块
在金属盘上放一些冰块
.
夏天洗好的衣服晒干了,是
汽化
汽化
现象,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这是
升华
升华
现象;深秋的早晨,卧室窗户 玻璃的内表面有一层“水汽”,这是
液化
液化
现象,严冬的早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结有一层冰花,这是
室内
室内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凝华
凝华
形成的.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 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集淡水.则: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蒸发
蒸发
,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液化
液化
形成小水滴.
自然界中的“冰”和“霜”都是水的
固
固
态形式,但“冰”是无色透明的,而“霜”是白色的.原因是它们的成因不同,分子排列结构也就不同,冰是由水
凝固
凝固
而成的,“霜”是空气中的
水蒸气凝华
水蒸气凝华
而成的.
第一页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428832
428833
428834
428835
428836
428837
428838
428839
428840
42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