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3·惠城区模拟)图为大亚湾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从核能到电能,图中所示的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
内
内
--
机械能
机械能
--电能.核电站是利用
核裂变
核裂变
方式获得核能,人们利用这一获得核能的方式制造了
原子
原子
弹.
(2011·玄武区二模)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地震及海啸摧毁了福岛核电站,引起了世界各地的恐慌,关于核电站的建设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核发电是将核能最终转化为
电
电
能的过程,目前正在运行的核电站,都是利用原子核
裂
裂
变时释放的能量.
(2011·吉安三模)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之后,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已经停堆.堆内的核
裂
裂
变虽然已经停止,但因冷却系统失灵,导致固体核燃料棒发生
熔化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最终发生严重的核泄露事故.
(2011·合川区二模)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时震中会产生很强的次声波,对地面上的设施造成巨大破坏.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中,1~4号机组由于冷却系统遭到破坏而发生氢气爆炸,导致核泄漏.核电站是利用核
裂
裂
变的原理来工作的,氢气爆炸是
化学
化学
反应(选填“化学反应”,“核反应”).地震发生仅几分钟,世界各地通过因特网就得到了地震的信息,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因特网通信形式有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
(只需填写一种)
(2011·安徽模拟)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近海130千米处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等次生灾害.福岛核电站在正常工作时,主要把
核
核
能转化为电能.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事故后,为给核反应堆内降温,人们往核电站内部注水,这是利用了水的
比热容
比热容
大的特点.
核电站所用的材料属于
不可再生
不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发电过程中先将
核能
核能
转化为电能.在远距离输电系统中,采用高压输电的好处是
降低电能的损耗和材料成本
降低电能的损耗和材料成本
.
2011.3.11是日本人民的灾难日.
(1)大地震产生的巨大声音人们却听不见,这是因为地震产生的是
次声波
次声波
(超声波/次声波)
(2)大地震产生的海啸之所以能摧毁人们的家园,这是因为海啸具有巨大的
动
动
能
(3)如图是日本核电站的原理示意图.核能属于
一次
一次
(一次/二次)能源.从核能到电能转化的过程中,还经历了两个过程:核能先转化为
内能
内能
,再转化为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
(4)氢是一种新能源,但日本核电站中所产生的氢发生了爆炸却给日本人民带了巨大的灾难.如果核电站中氢的密度为0.1kg/m
3
,体积为8×10
6
m
3
,则 氢气燃烧爆炸时将产生
1.144×10
14
1.144×10
14
J热量(氢的热值为14.3×10
7
J/kg).
(5)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时,需吸收
4.2×10
5
4.2×10
5
焦耳热量.因为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3月11日,在日本东海岸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露后,东京电力公司连续多日向核反应堆注水降温,这是通过
热传递
热传递
方式使核反应堆的内能
减少
减少
(选填“增加”或“减少”).c
水
=4.2×10
3
焦/(千克·℃).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核电站发电主要利用的核能是通过核的
裂变
裂变
获得核能,其核心部位是
核反应堆
核反应堆
,其放出的核能转化为高温蒸气的内能,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
电
电
能.
核发电是将核能转化为
电
电
能的过程.目前正在运行的核电站,都是利用原子核
裂
裂
变(填“聚”或“裂”)时释放的能量.
下面是核能发电中能量转化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
第一页
上一页
811
812
813
814
81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435992
435993
435994
435995
435996
435997
435998
435999
436000
43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