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小明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 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其中“粉”的形成是
凝华
凝华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冒汗”的形成是
液化
液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
熔化吸热
熔化吸热
的原因.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据《北京晚报》报道:去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
请你提出自己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
材料二:
大厅里的雪花
177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俄国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作了科学解释.
(1)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水蒸气遇强冷空气
凝华
凝华
而成的,需要
放出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小北塘看到这篇文章后,联系生活,想到了闷热的夏天,房间里开上空调,在窗玻璃的
外
外
侧(填“外”或“内”)的
液化
液化
现象.
如图所示,把少量的碘放烧瓶,并口加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气体,这是碘
升华
升华
形成的;停止加热,一会儿玻璃上出现碘颗粒,这是紫色气体
凝华
凝华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酒精灯及其火焰
酒精灯及其火焰
(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高度固定的.
(2)实验中观察的主要对象是锥形瓶内的
棉线
棉线
.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棉线上出现固态萘
棉线上出现固态萘
.
(4)实验中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先升华后凝华
先升华后凝华
.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
.
你家购置了电冰箱吗?什么品牌?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1)打开冰箱门通常会看到有一股“白雾”,这雾是向什么方向移动?为什么?
(2)有时门难以关严,原来是门框边有一层冰,你知道这冰是怎样形成的吗?
(3)冰箱内的冷冻箱结有很多冰,这冰是怎样形成的?
(4)用手摸一摸冰箱后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5)在房间打开冰箱门,房间内的温度是否降低?
写出下列各物理过程中物态变化的种类:
(1)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属于
升华
升华
.
(2)冰冻的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变干,属于
升华
升华
.
(3)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变软,属于
熔化
熔化
.
(4)洒在地上的水变干,属于
汽化
汽化
.
(5)寒冷的早晨,玻璃窗上结了冰花,属于
凝华
凝华
.
(6)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眼镜片上出现一层小水珠,属于
液化
液化
.
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卫生球变小
升华
升华
.
(2)自来水管“出汗”
液化
液化
.
(3)灯泡中的钨丝变细
升华
升华
.
(4)冬天,池水结冰
凝固
凝固
.
(5)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汽化
汽化
.
(6)冰雪化成水
熔化
熔化
.
在玻璃板上滴些水,然后把一只搪瓷盘放在上面,并向盘中倒人适量的干冰,过一会儿,玻璃板和盘就会粘合起来,这是因为干冰在
升华
升华
过程中需要从周围的物体
吸热
吸热
,使玻璃板上的水温
降低
降低
,直到
凝固成冰
凝固成冰
.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做凝固,凝固是
放
放
热过程;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叫做液化,液化是
放
放
热过程;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叫做凝华,凝华是
放
放
热过程.
第一页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45666
345667
345668
345669
345670
345671
345672
345673
345674
345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