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3·永安市模拟)寒假的一天,小洁同学随爸爸一起开车外出,她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雾的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液化
液化
.小洁正担心看不清楚前方道路影响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就消失了,这一变化过程需要
吸热
吸热
.
(2013·香坊区一模)如图是热管原理示意图,管内衬有一层叫吸液芯的多孔材料,里面装有酒精或其它液体.热管可以把高温部分的热量迅速传递到低温部分,其主要是利用了内装液体在高温部分
汽化吸热
汽化吸热
,然后又迅速跑到低温部分进行
液化放热
液化放热
的道理.
(2013·南沙区一模)天热时,取出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
液化
液化
现象;启动洒水车在街道洒水降温是水的
汽化
汽化
现象;该车在一条平直街道上匀速前进,在洒水过程中车的动能将
减小
减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13·南开区二模)人们在夏天经常通过吃冰棍解暑,在打开冰棍包装袋的时候还常常会发现有“白气”,形成“白气”的原因是
液化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做饭时,厨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是
扩散
扩散
现象.
(2013·六合区二模)冰柜里刚拿出的冰棍周围的“白气”是
冰棍周围
冰棍周围
(填写来源)的水蒸气
液化
液化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013·道里区三模)把酒精提纯要经过加热和冷凝两个过程,发生相应的物态变化是
汽化
汽化
和
液化
液化
.
(2013·白下区二模)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
内
内
(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
外
外
外(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夏天,温度高,我们会感觉气味扩散更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
运动
运动
加快.
(2012·泗洪县模拟)厨房小知识:
(1)取热鸡蛋时,手上蘸点水,手就不会烫伤,这是由于水
汽化
汽化
时吸收热量;
(2)蒸馒头时,锅盖的周围会流汗,这是
液化
液化
现象;
(3)炒菜时向锅里加碘盐,很快菜就“咸”了,这是
扩散
扩散
现象.
(2012·沐川县模拟)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物理知识无处不有.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当游艇即将驶向码头时,驾驶员关闭发动机,利用游艇的
惯性
惯性
,使游艇平稳靠岸.
(2012·安庆一模)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需要色彩,如:缥渺的雾、凝重的霜、晶莹的露和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文中的有关物理过程属于液化的是
(缥渺的)雾、(晶莹的)露
(缥渺的)雾、(晶莹的)露
.
第一页
上一页
151
152
153
154
15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44655
344656
344657
344658
344659
344660
344661
344662
344663
34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