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万州城区夏天炎热无风,小林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水泥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他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而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空气湿度太大,蒸发减慢
空气湿度太大,蒸发减慢
.
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汽化
汽化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
液化
液化
形成的.
烧开水时,看到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先
汽化
汽化
后
液化
液化
的结果.
煤厂多采用热压方法生产煤球,即在煤沫里加上水,经热压夹攻成煤球.冬天运送刚制成的煤球时,常可看到车上的煤球冒“白气”,这是煤球中的水
汽化
汽化
成水蒸气后,遇冷又
液化
液化
的结果.
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温水,在烧杯上放一装有冰块的玻璃盘,观察到瓶中潮湿而暖和的空气
上升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在瓶口附近遇
冷
冷
(填“冷”或“热”)时,水蒸气
液化
液化
形成雨滴.
在火箭刚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底部,底部的钢铁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工作人员在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就是水蒸气
液化
液化
形成的.
同样温度的水和水蒸气烫伤人其后果更重的是被
水蒸气
水蒸气
烫伤,这是因为
液化放热
液化放热
.由此小明想到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发生
液化
液化
现象,
放出
放出
很多热量,所以
上
上
层馒头先熟,刚蒸好的馒头很烫,厨师想用手从笼中取出来,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汽化吸热
汽化吸热
使手不会烫伤.
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
液化
液化
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
不变
不变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会放热
会放热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内侧
内侧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肯德基饮料中加冰块使消费者拥有一分特殊的享受,这是利用了冰
熔化吸热
熔化吸热
,而蒸馒头利用了水蒸气的
液化放热
液化放热
(本题填物态变化种类及伴随的吸热放热状态)
将烧红的铁棒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吱”的响声,并看到冒出大量的“白气”,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现象是:先
汽化
汽化
后
液化
液化
;“白气”实质上是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
第一页
上一页
139
140
141
142
14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44535
344536
344537
344538
344539
344540
344541
344542
344543
34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