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下面是同学们常见的两个物理实验,请对这些实验分别进行分析,并得出所反映的物理规律.
(1)图甲:平行地竖放两张纸,向它们中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靠近,其原因是:
两张纸之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外侧压强
两张纸之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外侧压强
.
(2)图乙是一定质量的某种晶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熔点是
0
0
℃;D点的密度
大于
大于
E点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图象是
熔化
熔化
图象(填“熔化”或“凝固”).物质经历的是
吸热
吸热
过程(填“吸热”或“放热”).图象的AB段表示物质处于
固
固
态,BC段表示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状态,CD段表示物质处于
液
液
状态.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80
80
℃,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是
5
5
分钟.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得出
乙
乙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80
80
℃,这种晶体在90℃时处于
液
液
态,加热6分钟时该晶体处于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状态.
如图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①这种合金是
晶体
晶体
物质(填“晶体”或“非晶体”);②这种合金的熔点是
180
180
℃;③图中
BC
BC
段表示合金处于熔化过程.
如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加热后最初5min内冰块呈
固
固
态;冰块熔化过程持续
10
10
min,此过程温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加热到第25min时,冰全部变成
10
10
℃的水.由以上分析可知,冰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那么,区分非晶体的重要依据是:
晶体有固定熔点
晶体有固定熔点
.
对甲、乙、丙三块晶体加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乙、丙
乙、丙
可能是同种物质,这两块晶体中
丙
丙
的质量较大.
如图是给某晶体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
熔化
熔化
状态,
吸收
吸收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由图可知此晶体的熔点是
220
220
℃.
如图所示,是-8℃的冰受热后冰块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熔化图象可知:
(1)冰是
晶体
晶体
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冰在熔化过程中
吸
吸
热,温度
不变
不变
.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态物质的凝固图象,从图中可看出其中
乙
乙
物质是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80
80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状态.
晓丽用100克固体探究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该固体是
晶体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整个过程要
吸
吸
热(填“吸”或“放”),熔化过程耗时
4
4
min,第3min它处于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状态.
第一页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91442
291443
291444
291445
291446
291447
291448
291449
291450
29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