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人试管内,再放人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B
B
(选填“A”、“B”或“C”),示数为
48
48
℃,该物质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
高
高
.
(3)实验中对固体物质采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使固体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使固体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
王飞同学加热某固体物质使其熔化.下表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72
74
76
79
80
80
80
80
80
81
82
83
阿牛用水浴法加热,探究海波熔化的特点.当海波熔化时,温度计的示数约48摄氏度,在熔化过程中阿牛突然将试管取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13·岳阳)为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
(1)实验中宜选用
碎冰
碎冰
(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
(2)根据熔化图象,可以判断冰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13·湘西州)如图所示,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请说出图中标识的实验器材名称.
①
温度计
温度计
②
酒精灯
酒精灯
③
铁架台
铁架台
.
(2013·长沙)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小军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描绘成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段表明该物质处于
固液混合
固液混合
态.
(3)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CD段的比热容
小
小
.
(2011·乌鲁木齐)小华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对某物质均匀加热,熔化过程经历了6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该物质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温度值如图所示.
(1)这种物质是
晶体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
48
48
℃.
(2)该物质完全熔化后停止加热,此后,物质开始凝固,在凝固过程中
放出
放出
热量.熔化和凝固的两个过程中,该物质吸收和放出的热量
相等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2011·百色)小佳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在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是
68
68
℃.
(2)在实验过程中,小佳发现烧杯的上方有少量的“白气”生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杯中的水先汽化为水蒸气,然后
液化
液化
形成的.
(3)小佳根据记录的数据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①该物质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该物质在第
4
4
分钟开始熔化.
③在第4-9分钟的时间内,该物质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增大
增大
(选填“增大”、“不变”或“变小”)
(4)在实验中,小佳没有对试管直接加热,而是采用隔水加热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固体受热均匀
使固体受热均匀
.
在探究海波熔化的规律时,小红和小明分别设计了如图(a)、(b)所示的两种方案.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分析评价他们的方案.指明哪种方案更合理,并简要地说明理由.
(2)某同学在处理数据分析论证时,在方格纸上描出了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你作出海波的熔化图线.
用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1,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
-8
-8
℃.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该物质的熔点是
0
0
℃.
(3)t
2
时刻,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t
2
与t
3
相比
t
3
t
3
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
(5)已知0~t
1
与t
5
~t
6
的时间相等,从图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判断: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
1:2
1:2
.
第一页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91292
291293
291294
291295
291296
291297
291298
291299
291300
29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