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如图是表示
晶体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的熔化图象,图上各线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AB段表示物质处于
固体
固体
状态,是
吸
吸
(填“吸”或“放”)热
升温
升温
(填“升温”或“降温”)阶段;BC段表示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状态,是
吸
吸
(填“吸”或“放”)热
温度不变
温度不变
(填“温度不变”、“升温”或“降温”)阶段;CD段表示物质处于
液态
液态
状态,是
吸
吸
(填“吸”或“放”)热
升温
升温
(填“升温”或“降温”)阶段.
取一定量的松香,加热使其熔化.温度升到60°C时每隔2min记录一次松香的温度(如表一).将表中的数据标在图中的温度计上,并用平滑的线把各次的温度值连接起来.
表一:松香熔化温度记录
如图所示,为固态锡熔化过程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是
晶体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锡的熔点是
230
230
℃.
(2)锡在228℃是
固
固
态.
(3)BC段表示的是
熔化
熔化
过程,这段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
不变
不变
.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80
80
℃,80℃的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态,该物质凝固过程共经历
10
10
分钟时间.
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
(1)AB段海波处于
固
固
态,B点的海波温度是
48
48
℃.
(2)BC段(除B、C点外)处于
固液
固液
共存,是
熔化
熔化
过程,这个过程需要
吸
吸
热,但温度
不变
不变
.
(3)CD段海波处于
液
液
态,温度
上升
上升
.
(4)由图象知:AE曲线表示石蜡
不是
不是
(填“是”或“不是)晶体,因为
没有固定的熔点
没有固定的熔点
.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知:
(1)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80
℃;
(2)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
8
8
min;
(3)图线AB段表示物质处于
固
固
态,
吸
吸
热,温度
升高
升高
的过程;
(4)图线BC段表示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态,
吸
吸
热,温度
不变
不变
的过程;
(5)图线CD段表示物质处于
液
液
态,
吸
吸
热,温度
升高
升高
的过程.
某同学做某物质的熔化的实验时,得到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记录如图,从图象上得到了以下信息,请你帮他完成.
(1)该物质是
晶体
晶体
,它的熔点是
80℃
80℃
.
(2)在第
10
10
min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共用
15
15
min.
(3)在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
固体
固体
状态.
(4)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
吸
吸
热,温度
不变
不变
.
(2013·德化县二模)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1)该物质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从第
4
4
分钟开始熔化,温度是
210
210
℃;
(3)当温度达到220℃该物质处于
液态
液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2011·武侯区一模)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观察松香和海波的熔化过程,且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直到两种物质全部熔化.由图甲可知此时的温度计示数是
48℃
48℃
℃.各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如乙、丙两图所示,其中
乙
乙
图能反映海波的熔化过程.
小东在做热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如下现象,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①加热等质量冰和水的过程,发现水比冰升温慢,原因是
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
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
;
大雪后,用撒熔雪盐的方法可以更快化雪,原因是
降低了雪的熔点
降低了雪的熔点
;
②如图是冰加热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若CD段消耗酒精5g,酒精的热值为4.2×10
7
J/kg,水的质量为l00g.此时酒精灯的效率为
20%
20%
.
第一页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91102
291103
291104
291105
291106
291107
291108
291109
291110
2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