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竖直墙壁上挂着平面镜,小明站在镜前1.5m处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距他本人的距离是
3
3
m.
古时有“一诗千改使心安,头未梳成不许看”的说法,那是人们常在井边梳头,因为水面相当于
平面
平面
镜.若人离水面3m,水深1m,则人的像离水面
3
3
m,像大小和人相比
相等
相等
(选填“大一些”、“小一些”或“相等”).
小红同学站在学校走廊的穿衣镜前1米处,镜中小红的像与小红的距离为
2
2
米,小红的像高
等于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红的身高.
小华身高1.75m位于平面镜前4m处,小华所成的像与小华的距离是
8
8
m,如果小华向镜面前进3m,小华在镜中的像的高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平静的池塘对面看塘边高30米的宝塔,池塘深3米,可以看到宝塔在水中的像,这是由于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形成的,水中塔像的高度是
30
30
米,水中的塔尖与实际的塔尖之间的距离为
60
60
米.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虚
虚
(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
6
6
m.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
液化
液化
;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
汽化
汽化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升华
升华
.
小明身高1.6米,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1.6
1.6
米,像离平面镜的距离是
2
2
米.
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
靠近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丽在想实验时为什么要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呢?请你帮她说明一下理由:
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
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
2
2
m.若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将
不变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华她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位置
.
(2)将玻璃板竖立在桌上,在玻璃板后面可以看到蜡烛A的像和蜡烛B.蜡烛A的像是因为光通过玻璃
反
反
射到人眼里形成的,看到蜡烛B是因为光透过玻璃
折
折
射到人眼里形成的.
(3)两个蜡烛大小相同,蜡烛B能和蜡烛A的
虚
虚
像完全重合说明: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
(4)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以称为
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第一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40052
40054
40056
40058
40060
40062
40064
40066
40069
4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