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气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下降6℃.
(1)我国著名风景区黄山的天都峰高1700米,当地面温度约为18℃时,求山顶气温.
(2)小明和小颖想出一个测量山峰高度的方法,小颖在山脚,小明在峰顶,他们同时在上午10点测得山脚和山峰顶的气温分别为22℃和7℃,你知道山峰高多少千米吗?
答案
解:(1)18-6×1.7=7.8℃.
故山顶气温为7.8℃;
(2)解法一:设主峰高x米,则
22-
6
1000
x=7,
解得x=2500(米).
解法二:主峰高为:(22-7)÷6=2.5(千米).
答:主峰高大约2.5千米.
解:(1)18-6×1.7=7.8℃.
故山顶气温为7.8℃;
(2)解法一:设主峰高x米,则
22-
6
1000
x=7,
解得x=2500(米).
解法二:主峰高为:(22-7)÷6=2.5(千米).
答:主峰高大约2.5千米.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因为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下降6℃先求出下降了多少度,再相减,从而能求出解;
(2)先求出山脚温度与山顶温度相差,再由每下降6℃,高度就增加一千米,即可求出山峰的高度.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理解题意的能力,关键是知道气温每下降6℃,高度就增加一千米.
找相似题
(2013·淄博)把一根长100cm的木棍锯成两段,使其中一段的长比另一段的2倍少5cm,则锯出的木棍的长不可能为( )
某人乘船由A地顺流而下到B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地,共乘船3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8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已知A,B,C三地在一条直线上,若A、C两地距离为2千米,则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12.5或10
12.5或10
千米.
某个体户到农贸市场进一批黄瓜,卖掉
1
3
后还剩48kg,则该个体户卖掉
24
24
kg黄瓜.
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为21,则它们的积为
315
315
.
小丁今年5岁,妈妈30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丁的2倍?
设x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丁的2倍.
x年后小丁年龄为
5+x
5+x
岁,妈妈的年龄为
30+x
30+x
岁.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30+x=2(5+x)
30+x=2(5+x)
,解这个方程得x=
20
20
.
∴
20
20
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丁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