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8·南通)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为了验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
让木块在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让木块在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青果学院
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小球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
错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小球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1 2 3 4 5
木板倾角θ 10° 30° 53° 75° 85°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m 0.50 0.40 0.36 0.39 0.43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θ图象.
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随倾角θ的增大,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S先减小后增大
随倾角θ的增大,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S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重力势能

让木块在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错误

随倾角θ的增大,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S先减小后增大

解:(1)车子上升时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车子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从而有更多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上升的高度就越高.
(2)设计实验装置如图示.
青果学院
小球滚动到底端的速度取决于小球初始点的高度,高度越高,到达底端时的速度越大,为了保证不同球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所以要可知小球滚动的初始点的高度相同,即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要探究由于物体上行的最大距离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就要控制物体的速度有关,斜坡的倾角都要相同,只让物体的质量不同.故让让不同的小球在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由于不同质量的小球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所以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故说明猜想一是错误的.
利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作为横纵坐标在图象中,定点,连线得到图象.
由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从10°到53°这个过程,物体的上升的高度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在减小;从53°到85°这个过程,物体的上升的高度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在增大;故得结论:随倾角θ的增大,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S先减小后增大.
故答案如下:
(1)重力势能
(2)让小球在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错误
青果学院
随倾角θ的增大,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S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梳理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1)车子上坡的过程是一个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转化出的重力势能的多少决定于物体具有动能的多少.
(2)由于物体上升的高度已经知道了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新的猜想有两个,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探究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只控制质量不同,其它因素都相同.由此去考虑设计思路.
猜想的正确与否,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判定,因此,根据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是否相同即可知道猜想是否正确.
利用表中给出的实验数据,即可确定物体上升的最大距离与倾斜角度的关系.
实验探究题往往探究的内容不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新的内容,掌握探究的方法:一般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如此题.
实验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