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如图,△ABC中,AB=BC=CA,∠A=∠ABC=∠ACB,在△ABC的顶点A,C处各有一只小蚂蚁,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相同速度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经过t(s)后,它们分别爬行到了D,E处,设DC与BE的交点为F.
(1)证明△ACD≌△CBE;
(2)小蚂蚁在爬行过程中,DC与BE所成的∠BFC的大小有无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
(1)证明:∵小蚂蚁同时从A、C出发,速度相同,
∴t(s)后两只小蚂蚁爬行的路程AD=CE,
∵在△ACD和△CBE中,
AD=CE
∠A=∠ACB
AC=CB
,
∴△ACD≌△CBE(SAS);
(2)解:∵△ACD≌△CBE,
∴∠EBC=∠ACD,
∵∠BFC=180°-∠EBC-∠BCD,
∴∠BFC=180°-∠ACD-∠BCD,
=180°-∠ACB,
∵∠A=∠ABC=∠ACB,
∴∠ACB=60°,
∴∠BFC=180°-60°=120°,
∴∠BFC无变化.
(1)证明:∵小蚂蚁同时从A、C出发,速度相同,
∴t(s)后两只小蚂蚁爬行的路程AD=CE,
∵在△ACD和△CBE中,
AD=CE
∠A=∠ACB
AC=CB
,
∴△ACD≌△CBE(SAS);
(2)解:∵△ACD≌△CBE,
∴∠EBC=∠ACD,
∵∠BFC=180°-∠EBC-∠BCD,
∴∠BFC=180°-∠ACD-∠BCD,
=180°-∠ACB,
∵∠A=∠ABC=∠ACB,
∴∠ACB=60°,
∴∠BFC=180°-60°=120°,
∴∠BFC无变化.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1)根据小蚂蚁的速度相同求出AD=CE,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CD和△CBE全等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EBC=∠ACD,然后表示出∠BFC,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B,从而得到∠BFC.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小蚂蚁的速度相同求出AD=CE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关键.
找相似题
如图是某建筑物顶部示意图,图中所有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已知AC=2m,BC=3AC,你能求出CD的长吗?若能,请求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飞翔建筑公司在扩建二汽修建厂房时,在一空地上发现有一个较大的圆形土丘,经分析判断很可能是一座王储陵墓,由于条件限制,无法直接度量A、B两点间的距离,请你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按以下要求设计测量方案.
(1)画出测量方案;
(2)写出测量步骤(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
(3)计算AB的距离(写出求解或推理过程,结果用字母表示).
阅读理解:
某校二(1)班学生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出如下几种方案:
(Ⅰ)如图先在平地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再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之长.
(Ⅱ)如图(2),先过点B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点E,则测出了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Ⅰ)是否可行,理由是
利用“边角边”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应边就相等.
利用“边角边”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应边就相等.
.
(2)方案(Ⅱ)是否可行,理由是
利用“角边角”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应边就相等.
利用“角边角”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应边就相等.
.
(3)方案(Ⅱ)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
对应角∠ABD=∠BDE=90°
对应角∠ABD=∠BDE=90°
,若仅满足∠ABD=∠
BDE≠90°,方案(Ⅱ)是否成立?
如图,是一块“L”形状的木板,请你用线段把它分成4个全等的部分,并且每一部分的形状仍要保持“L”形.
如图,A、B是池塘两端的两点,说明测量A、B间的距离的测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