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6·孝感)如图,矩形ABCD沿DF折叠后,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DE、DF三等分∠ADC,若AB=6
3
,则梯形ABFD的中位线的长为
6
6
.
答案
6
解:由题意可得,DE=DC=AB=6
3
,∠ADE=30°
∴AE=
1
2
DE=3
3
∴AD=
(6
3
)
2
-
(3
3
)
2
=9
在Rt△BEF中,BF=
1
2
EF=
1
2
CF
∴BF=
1
3
BC=3
∴梯形ABFD的中位线的长为=
1
2
×(3+9)=6.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梯形中位线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易得CD、DE长度,∠ADE度数,利用30°可求得AE长度,就求得了BE长度,在直角三角形BE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BF长,即可求得梯形的中位线.
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综合利用了直角三角形中,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压轴题.
找相似题
(2011·钦州)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3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中位线EF与AC、BD分别交于M、N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梯形ABCD面积的( )
(2010·台湾)如图梯形ABCD的两底长为AD=6,BC=10,中线为EF,且∠B=90°,若P为AB上的一点,且PE将梯形ABCD分成面积相同的两区域,则△EFP与梯形ABCD的面积比为( )
(2010·十堰)如图,已知梯形ABCD的中位线为EF,且△AEF的面积为6cm
2
,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 )
(2010·达州)如图所示,在一块形状为直角梯形的草坪中,修建了一条由A→M→N→C的小路(M、N分别是AB、CD中点).极少数同学为了走“捷径”,沿线段AC行走,破坏了草坪,实际上他们仅少走了( )
(2009·淄博)如图,梯形ABCD中,∠ABC和∠DCB的平分线相交于梯形中位线EF上的一点P,若EF=3,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