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材料阅读题
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枕木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
减小阻力
减小阻力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
=
=
所受阻力(填“>”、“<”或“=”).
(3)传统的铁路轨道枕木的作用是
增大受力面,减小压强,防止铁轨因压强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增大受力面,减小压强,防止铁轨因压强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4)下表是京沪高铁某车次列车运行时刻表,根据表中信息,该车次列车从北京到达上海所用的时间是
4
4
h
48
48
min,它的平均速度是
274.58
274.58
千米/小时?
车次 列车类型 出发站 发车时间 目的站 到达时间 距离
G1(北京南-
上海虹桥)
高速动车 北京 09:00 上海 13:48 1318公里

答案
减小阻力

=

增大受力面,减小压强,防止铁轨因压强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4

48

274.58

解:(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是因为流线型的外表能减小阻力,提高车速;
故答案为:减小阻力.
(2)因为列车在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列车的动力等于所受阻力;
故答案为:=.
(3)传统的铁路轨道枕木增大了铁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压强,防止压强过大铁轨下陷到泥土里;
故答案为:增大受力面,减小压强,防止铁轨因压强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4)由表可知,列成的运行时间t=13:48-9:00=4h48min=4.8h,
列车的平均速度
.
v
=
s
t
=
1318km
4.8h
≈274.58km/h;
故答案为:4;48;274.58.
考点梳理
速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1)根据流线型的外表能减小阻力的角度去分析子弹头型;
(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判断列车的动力和阻力的关系;
(3)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防止铁轨陷入地下等方面分析;
(4)列车运行时间为到达时间与出发时间之差,由列车时刻表数据求出列车运行时间、列车的路程,
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列车的平均速度.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通过此类题目的练习,利用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的掌握起来,另外,此题有一定的拔高难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