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1·金山区一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质量是2千克,物体B的密度为2×10
3
千克/米
3
.求:
①物体A的密度ρ
A
.
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G
B
.
③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去的相等体积或质量.
内容
判断(选填“行”或“不行”)
方案一
截去相等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行
行
方案二
截去相等质量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不行
不行
答案
行
不行
解:(1)ρ
A
=
m
A
V
A
=
2kg
(0.2m
)
3
=250kg/m
3
,
(2)∵ρ=
m
V
,
∴m
B
=ρ
B
V
B
=2×10
3
kg/m
3
×(0.1m)
3
=2kg,
则G
B
=m
B
g=2kg×9.8N/kg=19.6N.
(3)
①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因为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所以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A和B的底面积不变,可以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A和B的底面积不变,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不变,不能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②设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则:
p
A
′=
F
′
A
S
A
=
G
A
-ρ
A
Vg
S
A
,
p
B
′=
F
′
B
S
B
=
G
B
-ρ
B
Vg
S
B
,
∵p
A
′=p
B
′,
∴
G
A
-ρ
A
Vg
S
A
=
G
B
-ρ
B
Vg
S
B
,
即:
19.6N-0.25×1
0
3
kg/
m
3
×V×9.8N/kg
0.04
m
2
=
19.6N-2×1
0
3
kg/
m
3
×V×9.8N/kg
0.01
m
2
,
解得:V=7.6×10
-3
m
3
;
答:①物体A的密度ρ
A
为250kg/m
3
,
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G
B
为19.6N.
③截去相等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截去的体积为7.6×10
-3
m
3
.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压强大小比较.
(1)知道A的质量,求出A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A的密度;
(2)已知B边长,可求得其体积,密度已知,利用ρ=
m
V
可求得其质量,再利用G=mg可求得其重力.
(3)根据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表达式进行判断两种方案是否可行;
截取后两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压强公式求出此时A需要的高度,再进一步求出截取的长度(或厚度)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包括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要求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运用压强计算式p=
F
S
行分析解答.
其他综合题.
找相似题
(2013·镇江)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受到的拉力为F
甲
、F
乙
,对桌面的压强为p
甲
、p
乙
.底面积 S
甲
>S
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2013·厦门)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四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2013·泉州)如图所示,容器装有水,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2013·贵港)如图所示,三块完全相同的砖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砖的密度为ρ,平放时长、宽、高(厚)之比为4:2:1,设a、b间的压力为F
a
,压强为P
a
,b、c间的压力为F
b
,压强为P
b
,c与地面间的压力为F
c
,压强为P
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12·永州)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1
,压强为P
1
,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2
,压强为P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