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回顾探究和实验:
得图1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多实验.青果学院
(1)得到了得下实验记录,其中第3次未完成,请你根据图多多刻度尺和秒表测量情况,将表格中多空白处填上相应数据.
表  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较大       最小
      小车运动距离/cm      多0      3多
45
45
     小车运动时间/s      多      4
5
5
(多)小车在0种不同材料多水平面上运动距离不等.说明了小车在越光滑平面上受到多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由此1们可以推断:假得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力,它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
.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多原因,力是
改变
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多原因.
(3)小车在毛巾面上运动过程中多平均速度为
0.1
0.1
 m/s.
(4)请在斜面图3中画出小车沿斜面向下滑动时多受力示意图.青果学院
答案
45

5



做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

0.1

解:(1)由图中的刻度尺和秒表可以读出运动的路程为五5cm,时间为5s;
(2)三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是控制变量法的要求;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v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v越慢,当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时,小车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v出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根据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可以求平均速度:v=
s
t
=
0.2m
2
=0.1m/s.
(五)小车沿斜面向下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如图:
青果学院
故答案为:(1)五5、5;(2)小、慢、匀速直线运动、改变;(3)0.1;如图所示.
考点梳理
牛顿第一定律;时间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力的示意图.
解答此题要知道:
(1)该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物体运动的情况与阻力的关系,因此,从这一角度可以分析实验的过程与结论,并进一步推理,得出更具普遍性的规律.
(2)小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接触面的阻力越大,对小车的影响就越明显,可以假想水平面无限光滑,那么阻力就无限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会无限远,最后可达到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理想状态.
(3)掌握刻度尺、秒表、路程公式的灵活运用.
(4)力的示意图是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小车下滑时受三个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支持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与斜面平行,沿斜面向上,根据力的示意图便可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牛顿第一定律探究实验的理解与分析,既有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也有对实验数据的量化比较,同时还是一种理想实验法的运用,值得我们关注.
实验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