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
(一)如图,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行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和潮湿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青果学院
                   速度/km·h-1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总距离
干燥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潮湿
40 7 7 8 11 15 18
50 9 9 13 17 22 26
60 11 11 20 26 31 37
80 15 34 40 49 55
100 19 19 54 66 73 85
(1)填写表格空白处.
(2)汽车正常行驶时,主动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
摩擦.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汽车的速度
汽车的速度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二)汽车刹车后能否立即停下来还与刹车装置有关.目前汽车刹车器均采用油压制动.油压制动刹车时消耗的机械能以内能形式排放掉,形成能源的浪费,现有一种汽车再生制动器,能把汽车刹车制动时消耗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有效地利用能量.
实际上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刹车阻力,仍需要与油压制动器配合使用,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来满足刹车要求,若某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刹车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t/s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再生刹车阻力f/×103 N 8.0 8.1 8.4 9.0 10.0 10.0 10.0 7.5 5.0
①由上表可知,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所产生的刹车阻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
D
D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不变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不变再减小
②在图中作刹车时再生制动器0~0.8s内产生的刹车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青果学院
③如果汽车制动时需要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为1×104N,由图甲可知t=0.5s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刹车阻力约为
8.5×103 ~8.7×103
8.5×103 ~8.7×103
N,此时油压制动器还要产生
1.5×103 ~1.3×103
1.5×103 ~1.3×103
N的刹车阻力.
答案

汽车的速度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D

8.5×103 ~8.7×103

1.5×103 ~1.3×103

解:(一)(1)读表格可知,这里要求的数据是指一定速度下的反应距离,与路面的干燥和潮湿无关,所以也应是15m;
(2)汽车行驶时,依靠主动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使汽车获得前进的动力,属于静摩擦;
(3)分析数据可知,实验中主要探究了汽车的制动距离与两个因素的关系,即汽车的速度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二)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再生制动器的刹车阻力从8.0N到10.0N逐渐增大,又保持10.N不变,最后又减小,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②先画点,再描线,如图所示;
青果学院
③结合表格中第0.4s和0.6s的数据,并对照图象,可以看出,t=0.5s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刹车阻力约为8.5×103 ~8.7×103N以内;因为汽车制动时需要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为1×104N,因此,用这一恒力减去8.5×103 ~8.7×103N得,此时油压制动器还要产生的刹车阻力为1.5×103 ~1.3×103N.
故答案为:(一)(1)15;(2)静;(3)汽车的速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二)①D;②如图;③8.5×103 ~8.7×103;1.5×103 ~1.3×103
考点梳理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摩擦力的种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一)(1)反应距离取决于司机的主观反应,与路面状况无关;
(2)主动车轮与地面有相对运动趋势,但还未产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属于静摩擦;
(3)重点通过数据观察制动距离与速度和接触面变化的关系;
(二)①依次分析表格中所记录的9组数据,可得出变化的规律;
②对照表格数据,先画点,再描线;
③t=0.5s时再生制动器产生的刹车阻力要通过图象进行估测,得出有效的范围,再根据汽车制动时需要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为1×104N来计算出此时油压制动器还要产生的刹车阻力.
(一)在本实验中,要明确使汽车产生动力主要依靠主动轮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汽车的制动距离与汽车的速度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二)在本实验中,要学会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在坐标图中画点描线,同时要学通过读图估算再生制动器产生的刹车阻力,以及根据制动时需要的恒定刹车阻力,算出油压制动器产生的力.
实验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