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0·株洲)黄蜻蜓翅长而窄,飞行能力很强,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
(1)重0.1N的黄蜻蜓悬停在空中时,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大小为
0.1
0.1
N,方向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2) 雌蜻蜓在水面上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蜻蜓点水时,引起水面
振动
振动
,就会形成以点水处为中心的圆形波纹(水波),并沿水面向四周匀速传播.蜻蜓飞行时,翅膀扇动的频率范围是30Hz~40Hz,我们
(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青果学院(3)某同学观察蜻蜓在贴近平静的水面直线飞行时,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如图所示,图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分布情况(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请据图片解答下列问题:
①从图片上看,蜻蜓的运动方向是沿x轴
向左
向左
.(填“向右”或“向左”)
②蜻蜒飞行的速度
等于
等于
水波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若该同学观测到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求蜻蜓的飞行速度.
答案
0.1

竖直向上

振动


向左

等于

解:(1)因为蜻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蜻蜓受到的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大小为0.1N,方向竖直向上;
(2)蜻蜓点水时,由于水面形成圆形波纹,所以蜻蜓点水时引起了水的振动;
由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蜻蜓飞行时,翅膀扇动的频率范围是30Hz~4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3)①因为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形成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所以蜻蜓向左飞行;
②因为蜻蜓点水后的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蜻蜓第二次点水的位置刚好是第一次水波运动到的位置,所以水波的速度和蜻蜓飞行的速度相同;
 ③蜻蜓第一次点水的位置x1=10m,第三次点水的位置x3=1m,所以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通过的路程为
s=x1-x3=9m;
因此蜻蜓的飞行速度v=
s
t
=
9m
2s
=4.5m/s

答:蜻蜓飞行的速度为4.5m/s
考点梳理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速度的计算;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对蜻蜓进行受力分析;
(2)根据看到的现象和人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进行分析;
(3)①根据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分布情况以及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得出蜻蜓的运动方向;
②根据蜻蜓飞行的路程和水波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已知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经历的时间,根据圆的直径求出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通过的路程,再利用v=
s
t
求出蜻蜓的飞行速度.
本题综合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应用以及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和听到声音的条件;本题的关键是会通过题中信息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计算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