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09·株洲)某次学生夏令营活动,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参加,共200人,各类学生人数比例见扇形统计图.
(1)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初中生共有多少人?
(2)活动组织者号召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所有学生为贫困学生捐款.结果小学生每人捐款5元,初中生每人捐款10元,高中生每人捐款15元,大学生每人捐款20元,问平均每人捐款是多少元?
(3)在(2)的条件下,把每个学生的捐款数额(以元为单位)一一记录下来,则在这组数据中,众数是多少?
答案
解:(1)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初中生共有200×(1-10%-20%-30%)=80人;
(2)小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人数为200×20%=40,200×30%=60,200×10%=20,
所以平均每人捐款=
40×5+80×10+60×15+20×20 |
200 |
=11.5(元);
(3)因为初中生最多,所以众数为10(元).
解:(1)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初中生共有200×(1-10%-20%-30%)=80人;
(2)小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人数为200×20%=40,200×30%=60,200×10%=20,
所以平均每人捐款=
40×5+80×10+60×15+20×20 |
200 |
=11.5(元);
(3)因为初中生最多,所以众数为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