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将细铜丝密绕在铅笔上测铜丝的直径时,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丝重新密绕一遍,并放在直尺上的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测得的铜丝直径不同,产生的误差的原因是( )
A.由于每次绕线的松紧程度不同
B.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同
C.由于铜丝的粗细不同
D.以上三种原因都有可能
答案
D
答:在测量原理和方法一样的情况下,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人为客观原因及测量工具本身的准确程度引起的.例如:人在绕线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刻度尺不同部位的刻度线间距有些差异;另外铜丝自身可能粗细不够均匀,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
故选D.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长度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与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有关.
此题考查的是长度测量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为减小误差,所以才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长度、时间、速度.
找相似题
(2013·郴州)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2006·仙桃)表述宇宙中星体间的距离和组成物质分子直径的大小,最方便的单位分别是( )
(2005·徐州)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2004·湘潭)下列仪器中用来测量长度的是( )
(2003·内江)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cm、17.82cm、17.83cm和17.58cm,其中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