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
B.读数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准确
C.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够减小误差
D.只要方法正确,认真测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答案
C
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可以从其它刻度处开始测量,读数时减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了,所以不合题意;
B、刻度尺读数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但估读位数过多便失去了意义,也无法实现,所以不合题意;
C、每次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都可能有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所以符合题意;
D、误差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所以不合题意.
故选C.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长度的估测;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有其固有的规则要求,如果不按使用规则进行测量就会出现测量错误,但即使按正确的规则测量,也会出现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称之为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熟悉刻度尺的使用要求,正确认识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是我们进行长度测量必须掌握的.
找相似题
(2013·龙岩)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
(2013·杭州)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 )
(2011·乌鲁木齐)下列四个长度中,与分子直径大小最接近的是( )
(2010·遵义)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2010·莆田)下列是对一枚一元硬币的有关物理量进行估测,你认为合理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