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7·武汉)小强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记录了如下的实验数据:(不计绳重和摩擦)
滑轮组组成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的高度h/m
动滑轮重G/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2
0.1
0.5
0.2
(1)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80%
.
(2)请帮助小强在如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当动滑轮重为
2
2
N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N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
答案
80%
2
解:(1)W
有用
=Gh=2N×0.1m=0.2J
额外功为:W
额
=G
动
h=0.5N×0.1m=0.05J
则W
总
=W
有用
+W
额
=0.2J+0.05J=0.25J
η=
W
有用
W
总
×100%=
0.2J
0.25J
×100%=80%
故答案为:80%.
(2)由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可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要从定滑轮绕起.
(3)因为此滑轮组由两端绳子承担物重,F=
1
2
(G
物
+G
动
),所以当动滑轮重力与物体重力相等时,刚好不省力.
故答案为:2N.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在此题中有用功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总功是拉力做的功,即有用功与总功之和.
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求法,以及滑轮组的组装.同时也考查了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实验题;作图题.
找相似题
(2004·成都)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中,所挂重物的重力G=50 N,当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30 N时,重物恰好匀速上升,绳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由此可知( )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测得的值分别为:0.7%、72%、100%和113%,这四个结果中可能正确的是( )
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第一次将重物提高h米.第二次将重物提高2h米.不考虑摩擦,比较两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则( )
(2013·安徽)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G(如图甲),再按图乙所示连接方式线装好滑轮组,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
2.0
N.
(2)图乙中,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A同学认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B同学认为应该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正确的是
B
B
(选填“A”或“B”)同学的方法.
(3)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出拉力F与钩码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
>
>
(选填“>”、“<”或“=”)
G
3
.
(4)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为了
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