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则图1中
乙
乙
是沸腾前的情况.(填“甲”或“乙”)
(2)如表是小明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96 |
98 |
98 |
… |
①从记录数据看,在第
7
7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温度应改为
98
98
℃.
②由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液体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3)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
铁圈和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水可以继续吸热
铁圈和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水可以继续吸热
,此时水的温度
等于
等于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沸点.
(4)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小明的图线,虚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
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水的质量不同
水的质量不同
.
(5)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5 |
35 |
45 |
55 |
65 |
75 |
温度/℃ |
98 |
70 |
55 |
45 |
35 |
28 |
24 |
22 |
22 |
22 |
①请在(如图3)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
22
22
℃左右.
③根据描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A
A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降低 D.基本不变
(6)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中,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方法
①
①
的冷却效果好.
答案
乙
7
98
液体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铁圈和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水可以继续吸热
等于
水的质量不同
22
A
①
解:(1)水在沸腾过程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最后破裂,从里面冒出大量的水蒸气,所以甲图是沸腾时的现象;
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所以乙图是沸腾前的现象;
(2)①由表格中数据知,从第3min,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可知水处于沸腾状态,而第7min水的温度低于96℃,所以此数据错误;
根据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第7min的温度应为98℃;
②由①分析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水沸腾后,若撤去酒精灯,由于铁圈和烧杯底部的温度还高于水的温度,所以水仍能继续吸热而沸腾,根据水的沸腾特点,水的温度还等于沸点.
(4)由图象知,两组数据中水的沸点相同,而加热缩需的时间不同,即吸收的热量不同,根据Q=cm△t得,实验时水的质量不同.
(5)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②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将热传给周围空气,由图象可以看出,当温度降低到22℃时,不再变化了,说明环境温度为22℃;
③由图看出温度变化特点是,沸水的温度逐渐降低,并且降低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保持不变;即先快,后慢,再不变,A正确.
(6)①先冷却5分钟,热牛奶和室温温度差大,热牛奶容易向外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的快.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会使热茶温度更低.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牛奶中,热牛奶和室温温度差小,热牛奶不容易向外放出热量.
所以选择方案①的冷却效果较好.
故答案为:
(1)乙;(2)①7;98;②液体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铁圈和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水可以继续吸热;等于;(4)水的质量不同;(5)①见上图; ②22;③A;(6)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