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7 98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
6
6
min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判断的理由是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请根据修正后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青果学院
(3)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98
98
℃,此时液面上的气压
小于
小于
1标准大气压(选填“不等于”或“等于”).
(4)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填“甲”或“乙”)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5)说出在实验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过长的一个可能原因
加热的水较多
加热的水较多

(6)在家中做该实验的小华,记录了水在将要沸腾至完全沸腾这一过程中水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对声音变化的正确描述应该是
沸腾前声音大,沸腾时声音小
沸腾前声音大,沸腾时声音小

(7)同样在家中做实验的小乐注意到,等水沸腾一段时间,拔掉电水壶的插头后,水壶中的水还要再沸腾很短的时间才停止冒泡,合理的解释是
电热丝的温度依然较高,还会将热量传递给水
电热丝的温度依然较高,还会将热量传递给水

答案
6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98

小于


加热的水较多

沸腾前声音大,沸腾时声音小

电热丝的温度依然较高,还会将热量传递给水

青果学院解:(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4min至7min时间内,
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水处于沸腾阶段,而在第6min时,温度是97℃,
因此第6min的数据是错误的,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描点法作图,先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
然后把各点连起来得到图象,如图所示.
(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98℃不变,因此水的沸点是98℃;
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因此液面上方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4)水快要沸腾时容器底也会产生气泡,但这些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周围的水温度较低,
这些气泡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故气泡会逐渐减小,如乙图所示;水沸腾之后,
沸腾是在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故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也逐渐转化为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会汇集在气泡中,使气泡越来越大,如甲图所示.
(5)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过长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加热的水太多.
(6)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同时引起水的振动,产生较大的声音.沸腾时,
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
迅速到达液面破裂,几乎听不到“嗡嗡声”.
(7)拔掉电水壶的插头后,电热丝的温度依然较高,电热丝还会将热量传递给水,
所以水壶中的水还要再沸腾很短的时间才停止冒泡.
故答案为:(1)6;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2)如图所示;(3)98;小于;
(4)甲;(5)加热的水较多;(6)沸腾前声音大,沸腾时声音小;
(7)电热丝的温度依然较高,还会将热量传递给水.
考点梳理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水在沸腾时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把各点连接起来,得到图象.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确定水的沸点;水的沸点受气压的影响,气压越小,水的沸点越低.
(4)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5)水的质量越大,水沸腾时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需要的加热时间越长.
(6)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当水温接近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
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大变小,使水剧烈振荡,产生“嗡嗡“的响声,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
对水继续加热,由于对流和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使整个溶器的水温趋于一致,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液体对气泡压强随水深度变小而减小,迅速到达液面而破裂,几乎听不到“嗡嗡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原因.
(7)给水加热时,电热丝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拔掉插头时,电热丝温度较高,会继续把热量传递给水,所以水会继续沸腾.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是很大,熟练应用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