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又开始了中国人的太空飞行.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
(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常温下用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9月27日下午16时43分,翟志刚跨出神七的舱门,向浩瀚的太空迈出中国人的第一步,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如图).当时翟志刚与近在咫尺的刘伯明必须借助无线电来通话,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3)翟志刚所穿宇航服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在外太空,由于没有空气,特别是没有臭氧层这一保护伞,因此宇航服的设计必须关注对
紫外线
紫外线
的防止,以保护宇航员的皮肤;请再说出宇航服的一个作用
保温(或供氧、防辐射、产生气压)
保温(或供氧、防辐射、产生气压)

(4)飞船在轨运行时会打开太阳能电池板,它能把太阳能转变成
能.
答案

压缩体积

真空不能传声

紫外线

保温(或供氧、防辐射、产生气压)


解:(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可以节省空间,它是通过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当时翟志刚与近在咫尺的刘伯明必须借助无线电来通话;
(3)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身体有害,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时,外界的压强几乎为零,而人体内的压强几乎与地面上的大气压相等.所以为了维持人体内外的压强平衡,所以宇航服的作用还要有保温(或供氧、防辐射、产生气压)等.
(4)飞船上有许多电子设备,需要电能的提供.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1)液;压缩体积;(2)真空不能传声;(3)紫外线;保温(或供氧、防辐射、产生气压);(4)电.
考点梳理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紫外线.
(1)为了节省空间,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一般是液态的;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可以采用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人类长期生存在大气环境中,习惯了承受大气压强,如果在没有大气压强的环境中,人类是无法生存的,从这个角度和紫外线的照射需要穿宇航服的原因.
(4)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飞船使用.
此题以“神舟7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为载体,综合考查液化方法及其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紫外线、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强,难度不大,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题目.
社会热点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