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9·黔南州)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抗震抢险中的许多场面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灾区一青年为防止液化石油气罐在烈日下发生爆炸,将液化石油气罐的一部分埋入土中,并在周围倒插了几个装满了水的啤酒瓶.
(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时,采取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方法使气体液化.
(2)瓶中的水缓慢流入土中,在逐渐蒸发的过程要
吸收
吸收
热量,可降低液化石油气罐的温度,保证安全使用.
答案
压缩体积
吸收
解:(1)在常温的状态下,液化石油气是采取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为液态的.
(2)瓶中的水缓慢流入土中,水分在蒸发时吸收热量,可以降低液化石油气罐的温度.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吸收.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压缩体积,二是降低温度,有时也可以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具体应用中,应视物质的特点而定.
(2)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常用的方法为降温和压缩,实践中可根据不同物质的特点有选择地应用.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找相似题
(2008·眉山)下列有关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什么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
已知氧的沸点是-183℃,氮的沸点是-196℃,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逐渐降低时,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