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藏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里边装有液态氨),如图所示,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试着解释这样做的目的.
答案
答: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蒸发加快,吸收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这是一种汽化现象,温度很高的气态氨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到空气中;气态氨由于放热温度会降低,液化成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冻土层的温度变化较小,就不易熔化.
答: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蒸发加快,吸收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这是一种汽化现象,温度很高的气态氨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到空气中;气态氨由于放热温度会降低,液化成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冻土层的温度变化较小,就不易熔化.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本题考查学生对汽化和液化定义的掌握情况,需要根据题目中的具体物态变化,分析后得出结论.
应用题.
找相似题
(2013·义乌市)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2013·湘西州)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 )
(2013·潍坊)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013·随州)冬天的早晨,小刚的妈妈手持小镜子梳妆打扮,当她呼出的热气一碰到镜子,镜子里的像就没了!她赶紧叫来读初三的儿子,问小刚这是怎么个情况?小刚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2013·沈阳)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