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返回时间下午,“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在绕地球飞行3天后,返回舱于9月28日17点31分安全着陆,实现了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新的辉煌.
(1)火箭在发射时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并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水
汽化吸热
汽化吸热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冒出了大量“白气”,“白气”是
液化
液化
形成的.
(2)9月27日下午,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了出舱活动.据测算,翟志刚出舱期间在太空“行走”总里程(相对于地球)达9165km,合
9.165×106
9.165×106
m.宇航员的宇航服质量约为120kg,合
1.2×105
1.2×105
g.
(3)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活动目的之一是取回放在舱外的固体润滑材料.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在地面上总质量为3kg,那么在太空中它的质量
等于
等于
3k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汽化吸热
液化
9.165×106
1.2×105
等于
解:(1)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巨大的热量,汽化成水蒸气,火箭升空,水蒸气遇到周围冷的空气就会发生液化,液化成小液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
(2)9165km=9165×1000m=9.165×10
6m;
120kg=120×1000g=1.2×10
5g;
(3)固体润滑材料的位置变化,但其质量不变,还是3kg.
故答案为:(1)汽化吸热,液化;(2)9.165×10
6,1.2×10
5;(3)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