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6·资阳)自然界的许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科学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下列给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鱼类主要是靠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的
B.蚊子细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强,易于刺穿皮肤吸取人和动物体内的血液
C.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可以发挥听觉功能,还能用于散热
D.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前,猫、狗、老鼠和蛇等动物大都会有异常表现,是因为这些动物可感知地壳内部运动发出的次声波
答案
A
解:A、鱼鳔中充满的是气体,它是利用鱼鳔的充气或放气来改变自体的体积从而控制运动状态的,故A错误;
B、蚊子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从而易于刺穿皮肤,故B正确;
C、大象的耳朵可以增大接收面积从而增大所吸收的声波,同时可以增大散热面积,利于散热,故C正确;
D、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都会放出大量次声波,很多小动物都能感受到这种次声波,从而表现出异常行为来,故D正确.
因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蒸发及其现象;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
(1)物体的沉浮取决于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鱼鳔的特点可知鱼沉浮的原因;
(2)固体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3)声音是种波,耳朵大可以接收更多的声波;热量的散发与散热面积有关,面积越大则散热越快;
(4)地震、海啸等都会发出次声波,而很多动物可以感知这种次声波.
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浮力、压强、散热及次声波等知识;通过本题应注意在生活中要认真观察,做有心人,多思索身过的物理现象.
应用题.
找相似题
(2012·徐州)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
(2012·凉山州)下列连线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012·常州)2011年12月,溧阳首创“移栽油菜稻草全量还田”栽种技术,收割完稻子、栽下油菜苗之后,农民把脱粒后的稻草杆覆盖在油菜苗根部,如图所示.对该栽种技术优点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2011·孝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011·青岛)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